第217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日正当头,老头花白须发,衣衫褴褛,穿着一双几乎要踩烂的草鞋,周围还有几个同样干瘦的老头和数十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年轻人听着,直吞口水。

  “老赵头,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我爹带着我们去打猎,那傻狍子见了人跑都不跑,只要轻轻的过去,拿棒子就这么用力一挥。”

  另一个干瘦老头还没等他说完,就迫不及待的接茬,回想到那久远的记忆,激动的用手比划着说道:

  “那傻狍子就直接被打翻在地,皮毛要么做皮衣,要么贩卖了。狍子皮又保暖又没有异味,那些宗阀的大老爷可欢喜的很。至于狍子肉,香啊。油还能收集下来做火蜡,那时候多好啊!”老者说着说着眼泪直流。

  “可是自从郡牧大老爷放弃了榆城岭,我们被迫迁入这横山,赵老哥,我们这几十年都过得什么日子啊……”

  赵姓老者也是老泪横流,说道:“老弟,好日子这不是眼看就来了么。天机神侯已经把妖蛮打跑啦,还在潼口筑城啦,开春就要迁人丁过去垦荒,现在都将告示贴出来了。只要愿意北迁,按男丁,满十五岁就给地十五亩。或者有力气,愿意到潼口、雁荡参与筑城,吃食管饱不说,还一天给十钱的工钱;要是有幸加入龙骧军,在横山城外就赐五十亩地、宅院一座以及耕牛或骡马一头……只可惜我们这一把老骨头,已经没有力气再折腾了!”

  几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者哭得涕泪交加。

  周围那些年轻人,虽然面黄肌瘦、穷困不堪,眼神里却透漏出饱含希望的光芒。

  此时北境仍然千里冰封,虽然冬季防御战连获大捷,但龙骧军未来要守住榆城岭千里防线,令妖蛮不再侵犯雁荡原一寸土地,仍然是一项艰巨的重任。

  以现有的人力、物力,在继续修筑潼口城的同时,龙骧大营还将依托雁荡残城等残寨,在潼河东岸再同时修建两座城池,先依托秦潼山西北麓的万仞大山,构造品字线防线。

  当然,陈海同时还计划在横山与潼口之间,选择一些适宜的土地开垦,种植粮食——后期潼河、灌河、天源河等河道治理,种种事情,都需要大量的青壮劳动力。

  横山城长期以来,都是抵御妖蛮的第一线,大量的村寨被废,残存的人口也大量往南迁徒。为了修筑潼口、雁荡三城,征调有数万民勇后,横山城内劳动力就开始出来紧缺,更不要说在雁荡原大规模开垦土地、兴修水利了。

  不过冬季防御战的影响力极大,横山往南,天水郡境内的大量的失地贫民,听到龙骧大营连获大捷,要在榆城岭修筑防线的消息,也聚集起来想往北迁徒到雁荡原,寻找生计……

  ……

  “吴师兄,这段时间聚集到蒲县北境、想前往横山的流民已经有四五万人,我们现在还能拦着,但在开春之后,流民会越聚越多,麻烦就大了,现在就得想出办法来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