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时候还想要融铁筑城,而且未来要在榆城岭一线,修筑十座主要城池,所消耗的铜铁矿石,就远不是一两亿斤这个概念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人建议除了已经在造的三艘风焰飞艇,再造更多风焰飞艇的,有人建议在秦潼山贴着悬崖陡壁修造栈道,也有人建议利用潼河在秦潼山西麓深山绝岭的水道,进行运输。

  每一个建议都有局限性。

  风焰飞艇修造的速度不能快,投入使用后的修护成本其实不低,其他不说,一艘飞艇如此频繁的使用,气囊每年更换一次,就需要两三千张上等兽皮;即便有十艘风焰飞艇,实际上也远不能满足运力的需求。

  修栈道,是在悬崖陡壁打眼插入梁柱,然后一段段铺上竹木,但栈道的宽度有限,顶天能容易一辆马车单向通行,而且想要修造从沥泉到横山的千里栈道,也不是一年能完工的事情,最终的运力也远不能满足要求。

  潼河衔接沥泉与横山及潼口不假,但潼河行经秦潼山西麓的深山绝岭,高度有三千米的落差,滩急水险不说,整条河道还形成一截截瀑布般的泄流,令舟船难通。

  要不然的话,从横山到潼北府早就形成现在的水陆通道了,也不需要等到现在。

  然而说到大宗物资的运输,利用河道无疑是最便捷跟经济实惠的。

  “咳咳!”陈海轻咳了两声,打断了众人的讨论,一挥手,从天机学宫往雁荡原的千余里地形图在一片光幕中徐徐呈现。

  “用风焰飞艇运输代价太高,即便是有十艘甚至二十艘飞艇,也不能将每年数十亿斤的铁矿石运出秦潼山,何况需要风焰飞艇的地方太多。修筑栈道之事,也不是不行,但前期就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将来的运力也有限——这事是要做,但只能徐徐图之,能在五年内修出一条连接横山的便道,就算成功了。前期的精力,还是要放在潼河之上。潼河从秦潼山东麓蜿蜒流出,经沥泉一直往西而去,出了秦潼山后,一直往北,往瀚海而去。而在秦潼山内,也是有不计其数的溪流河湖,能使诸矿场所在与潼河相通,我们甚至也能在西麓深山,开垦出更多的田地出来……”

  除了周钧、吴蒙、曹善等族人,陈海早年还在聚泉岭收纳流民、战俘以及后期张氏两万多罪族迁入,沥泉的人口数量早就有三十万之巨。

  沥泉山多地田少,也亏得除天机学宫之外,诸阀在沥泉大造工场,才容纳得下如此之多的人口。

  当然为了缓解土地与粮草的压力,陈海也是很早就在聚泉岭以西的深山,差不多在潼河的两岸,寻找相对开阔的山谷、平坝,建造村寨,将一些失地贫民迁进去开垦。

  同时,深山绝岭之中,也有一些土著村寨的存在,林林种种也有十数万的山民,栖息繁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现在唯有将潼河的河道贯通起来,在横山与沥泉之间形成一条极为难得的水路通道,秦潼山西麓深山里的矿产自然就不难运出去,但衡算起来,工程量要比修造一条简易栈道,艰难得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