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突然有个想法,是不是还有村里是这样的。她也不拾棉花就顺着沟溜达,走出二里地以后果然又捡到一大堆!

  这一堆看位置应该是后面草泊儿妇女扔的。

  草泊儿水源比周家村更好,土地也更肥沃,所以棉花开得又大又白,比之前捡来的那堆成色好一个等级。

  这时候她已经不生气了,反而是无奈,估计因为村里没有男人,女人又要收秫秫还得收玉米,根本忙不过来,只能派老人和孩子拾棉花。

  棉花多了她们背不动,或者就是不想背,干脆扔到沟里。

  有些成年妇女挑粮食的时候来气都扔在沟里减轻负担,更不用说老人孩子了,反正是拾回去也不是自己的。

  不是给自己干活儿,哪怕和自己吃饭穿衣息息相关,因为有诸多社员可以依靠、攀比,谁也不会干得那么心甘情愿的,积极性就更不要说了。

  她又想,如果不是因为空间功能扩展可以拾棉花,让她一个人拾这么多,她肯吗?

  要不是有空间可以屯粮,不缺吃的,她乐意让别人占便宜吃她家的粮食吗?

  答案当然是不乐意。

  想到这里,她就完全没有怒意,更不想去指责谁。

  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吧。

  自私一点的说法,捡这么多棉花回去,家里就能添棉衣了。

  她又回去拾了四垄棉花,跟一开始必须手碰到才能拾相比,现在可以像拿虫子一样覆盖一尺范围,当然比拿虫子更累一些。

  走到南头就背着花包家去。这时候天都黑了,她也不去生产队交棉花,明儿再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