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来,只能紧跟丁玉蝶了:以前三姓锁开金汤,用时不过一两个小时,从来都平安进出,只要跟紧带头的人,不乱碰乱动,应该没问题。

  易飒招呼宗杭跟上,两人缀在丁玉蝶身后,边走边四下观看。

  这廊道,真像是人工开凿的,山壁上还留有一铲子一凿子的痕迹,而且走着走着,居然发现了岩画。

  岩画就是石刻文化,一般认为,是人类祖先用石器作为工具,通过石刻来绘画,记录当初的生产生活,绘画线条一般都粗犷、古朴,表达的内容有简单到一目了然的,也有晦涩到比天书还难解的——毕竟三岁一代沟,现代人和原始人之间的代沟,怕是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

  正经过的这段岩画上,有无数很抽象的小人,或奔或跑,或拽或拉,底下长长的波浪线,也许代表了大河,又有高高的土台耸立,上头站了两个大一点的小人,其中一个头上顶了道下扣的弧线,似乎是个蓑笠,手里像扶了根翻土的木叉。

  宗杭脱口说了句:“大禹,大禹带人凿的这条走廊!”

  第91章

  怎么就是大禹了?

  易飒一把揪住丁玉蝶的裤子后腰,成功阻碍了他继续往前,然后问宗杭:“为什么?”

  难得有机会给易飒解惑,虽然全身都浸了泥水,宗杭还是精神高涨,掰着手指一条一条列举。

  首先,景区有传说啊,黄河原先不打这儿走,是大禹引过来的,怎么引?一斧头劈出壶口太夸张了,肯定是带领无数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凿道开渠啊。

  其次,劳动很累,累了要放松,劳动人民歇息的时候,就寄情于画画,以朴素的艺术表达方式纪念这伟大工程——看这图,明显描绘的是河工治水。

  再次,土台上站着的其中一人,头戴蓑笠,手扶木叉,很符合大禹的形象,他记得不管是动画片,还是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大禹都这造型。

  易飒问他:“那大禹修这走廊干嘛?还有,土台上还站了另一个人,是谁?”

  大禹为什么修走廊,宗杭是不知道,但对这另一个人,他确实有点想法:“会不会是你们祖师爷啊,丁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