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万事也不是没有绝对的,殿试的成绩基本上与会试差不离,若贾赦到时候还是第九名,少不得有个面圣的机会,万一贾赦就这么在皇帝面前挂了名呢?万一皇帝就看在贾家一门双公的面上给贾赦一个一甲之位呢?

  殿试又称为御试,说白连也就是皇帝亲自监考,这会儿要是中了也能自称一句天子门生,在这个时代皇权天授的思想简直深入人心。这些贡士们见了皇帝两股战战,脑子当场死机的也不在少数,要是皇帝下来走走,在皇帝经过的那一刻,字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贾赦比这些人要稍微好上那么一点,首先是贾赦好歹带了一世现代的记忆,对于一个无神论者,皇帝也就没那么敬畏了。其次就是贾赦的婚事还是当今圣上乱点的鸳鸯谱,在贾赦的我心里早就留下了一个爱做媒的老头子的形象。第一映像如此,即使皇帝在宝座上坐的多么威严,在贾赦这边也就这样了。

  殿试只需要一天时间,也没再像会试的号房里那样老鼠乱窜了,毕竟皇帝在上头坐着呢。中午也不用让贾赦这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自己做饭了,统一的发了饼子还有热乎乎的肉汤可以喝。

  殿试只考策论,对于贾赦来说简直是人间天堂了,不用像会试那样考五言八韵诗,而且策论只需要写两千字字就够了。对于贾赦这个中考就得写八百字小作文,大学以来写个检讨就两三千字的贾赦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又在现代经过了网络大爆炸的时代,不是他夸,一天时间已经够他写了两三篇策论了。

  皇帝作为监考官在上面的宝座上坐着也无聊,毕竟底下一群人还能刷刷刷的写写写,可是皇帝上上头坐着得保持住皇帝的尊严,不能打盹,不能发呆的。一个姿势坐累了,只能换个姿势再接着坐着,好歹的坐满一天。

  皇帝在宝座上坐的实在无聊,变想着下来敲上一敲。殿试的座次是按照这会试的名次排的,皇帝一走过来,贾赦就瞄到会元一紧张笔一顿,写好的一张纸就废了。贾赦因着名次排在前面,又实在是长得年轻,皇帝便在贾赦的边上停顿了一下,又看了一眼贾赦的籍贯和父祖的名讳。

  呦,原来还是个熟人家的小孩子,皇帝来了兴致,也不管贾赦是否会紧张,索性停在贾赦身边多看了几眼。

  考完以后就没贾赦什么事情,回家可以洗洗睡了,等着读卷官和皇帝分出一二三甲,参加第二天的传胪就好了。

  虽说会试和殿试的名次基本上都不太会变,可好歹皇帝也在贾赦写两千字小论文的时候看了好久。又想着这孩子快结婚了,那婚事还是他老人家点的鸳鸯谱,虽说贾赦年纪小,往一甲上安排不好,倒也给了贾赦一个传胪的位置,又特特下了旨意让贾赦不用在参加庶吉士的考试,直接就把贾赦送进了翰林院。

  贾小赦表示:宝宝心里苦啊

  传胪的位置也就听上去好听一点,可实际上却没什么好处,反而要在传胪大典上唱名。贾小赦同学的嗓子都快喊哑了,结果又听到了皇帝把他送进了翰林院的噩耗。

  虽说一直有着非翰林不入阁的说法,可是贾赦毕竟出身武勋,本来就对翰林院不够敬畏,翰林们也都颇看不起这些勋贵们。贾赦在前世又是个理工科的宅男,在工科生看来,除了干实事,其他都是叽叽歪歪。

  在贾赦本来的人生规划里,他考中进士是想谋一个外放的缺,毕竟爹是荣国公,哪里的外放都能去,任性。再不济也得到工部去干活,贾赦研究过了,发现工部最和他前世的职业相符合。

  结果……不说也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