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儿子,对不住了啊,咱家又不走运。

  你妈妈没文凭没文化,在个破厂子混了二十多年不思进取毫无长进,终于下岗了,在你上高三的这一年。

  瞿嘉胸膛起伏着,呼出一口气,对他老妈说:“没班儿上您就别去了,在家歇两天,我出去。”

  王贵生瞅着他俩的神情,很痛快地就替瞿连娣揭了那点儿不值钱的脸面自尊,全都抛在地上:“事已至此了,甭管好的坏的,先给自己找个事情做,别闷在家里闷出病、闷出变态来!麻溜儿的赶紧跳出去吧,越早越好!”

  机床厂为了分流这一大批中年下岗职工,近年已经搞起十多个第三产业小型单位,有成事的,也有破产的。只要有人愿意挑头,十几二十人凑到一起,就能成立一个作坊,有自己的法人,申请到正规执照,哪怕你们这些人就在机床厂大门口支个早点摊子,卖糖油饼和炸糕,也算一个单位。

  这样就是有活儿干,有收入,不至流落社会成为街头的无业流民。

  王贵生大清早过来通知瞿连娣,就是他们厂子职工注册经营了一家早点副食铺子,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等都已办妥,店面就在厂门口附近,东大桥的大街上。

  瞿连娣每天骑着车上下班,骑进机床厂这道大铁门,走这条大街走了二十多年。

  每天傍晚下班,再骑车出那道门,路过街边的副食店,买几块点心,买盒豆腐。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副食店店员和街面上看自行车的大爷,都认识她这张脸。

  现在,她自己就要在这条街上坐店卖油饼了。

  瞿连娣看着瞿嘉,原本挺有主见的一人儿,关键时刻还需要她儿子批准。也需要有个人狠踹她一脚,彻底把她踹醒!

  那条街也是瞿嘉每天上学必经之路,就在朝阳一中学校附近。

  瞿嘉一摆头:妈您去吧。

  “骑车慢,让王叔叔开车捎您一段路?”瞿嘉又说。

  “那就不用。”瞿连娣终于笑出来,“他不就顺路过来说句话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