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暄不喜欢萧澈,觉得此人除了一手好诗文,便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本事了,外不能为武将保家卫国,内不能为文臣治世经国,只能画几幅画,写几幅字。

  秦暄不爱书画诗词这等风雅事,一向觉得,这类文士只适合被当成花瓶供起来,用来笼络天下文人。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人除了文才,还是有几分自保的本事,算得上精明。

  乐瑶那个软绵绵的性情,不适合这等人。等萧澈明白自己的处境之后,恐怕就不会对乐瑶上心了。

  ****************

  秦暄是在两日后离开帝都的,那一日天色阴沉,从天亮时起,便下起了细雨。

  无边丝雨纷纷扬扬,缠缠绵绵,笼罩住了九重宫里的玉楼金阙,也笼罩住了自帝都通向安南的迢递远道。

  这样的天气本不适合赶路。可出发的日子是早就定好了的,等同于军令,轻易改不得,秦暄纵然是皇子之尊,也得如期离府赶路。因天气之故,秦暄没允萧蕴出门相送。

  战场无情,萧蕴很是担心秦暄,却也知道他非去不可,只能用心帮他准备些日后可能用得上的东西。

  盛青泽离开的时候,让她背下了一册医经,以及一本针谱。针谱上的银针之术对内力的要求极其苛刻,没办法用在秦暄身上,倒是那医经中,好些疗伤和解□□的配方可能有用。

  因时间太仓促,现在配药也来不及了,萧蕴便把药方给了秦暄一份,他带了不少随队军医,可以让军医根据配方配药。

  除了药方,萧蕴把自己前两年安排在安南附近的粮铺暗仓的地址,也给了秦暄一份。

  此次安南叛乱,当地乱民四起,大部分州府府衙的官吏都投身于叛军之中。

  如此一来,朝廷的官军想从本地征粮难度很大,军需多半要从别处调运。万一有人胆大包天,在粮草转运上做文章,这些暗仓便有可能派上用场。

  秦暄走后,秦修便上门,把萧蕴接到了雍王府里。

  雍王妃很照顾萧蕴,把她安排到了秦姒的院子里,跟秦姒同住。秦姒的年纪和萧蕴相仿,活泼多话,倒是让萧蕴那因为秦暄突然离开,有些低落彷徨的心情迅速改善了许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