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长安城这边,在陈博士等人回来以后,将自己从西坡村学来的算术法又教给了许多人,这其中最主要就是太学与算学这两个学校里面的老师们。

  越是学得深入,众人就越是能体会到这种算术法的简单和便利,十分便于推广。但是在太学这边,也有很多人认为,陈博士从离石西坡村那里学来这种算术法,他们又从陈博士那里学来,私下里学习交流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若要将它搬上课堂,也不是自己的东西,也没有经过那罗三郎的许可,直接这么干的话,那着实也太不讲究了。

  在太学内部,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决定上书朝廷,请朝廷给罗用封个太学助教的官职,让他来太学任教一段时间。

  这样一来,就等于让朝廷承认罗三郎的才学,对罗用自然也很有好处,而他如果来太学任教的话,太学师生使用从他那里传出来的算术法,也就成了比较名正言顺的事情。

  当然,文书是呈上去了,接下来就要看朝廷那边是个什么态度了。

  如果他们太学自己就有直接任免教师的权利的话,事情自然也就没必要搞得这么麻烦,问题是太学助教是从七品朝廷官员,他们自己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权利,这个学校里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的。

  不得不说,这个文书献上去的时机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先前长安城已经出现了两所私立学校,而且人气还很旺,近来又有一些人蠢蠢欲动,搞不好过几天又会有新的私立学校冒出来。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竞争,现在也已经是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了,朝廷方面自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的。

  听闻那离石罗三郎算术了得,若是被那些私立学校给请了去,那不是白白又要给他们助长声势?不若便封他一个小官当当,把他安排到太学去担任太学助教一职。

  不过太学那边总共也就几十个学生,很小规模的一个学校,完全奉行精英式教育,教职工人数同样不多,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把罗用这棵萝卜塞进去,就得先从那里面拔一棵出来,这究竟是要拔哪一棵好呢?

  皇帝陛下最是不喜官员冗余,在唐初这时候,全国上下基本上没有什么虚衔冗官这一说,所谓的文武百官,那真的就是只有几百个官员而已,贞观十一年这时候,约莫也就不到七百个。

  为了这个问题,相关官员就问到了房玄龄那里,房玄龄就说了:“不用给他腾位置,直接再加一个就好了。”

  “这么做可妥当?”这官员的职位一增加,以后很可能就会形成惯例,时间长了这也增加那也增加,整个系统渐渐就会越来越庞大了。

  “无碍。”房玄龄摆摆手,那离石罗三郎,没有一点家世背景,年纪轻轻的,当初头一回面圣,就敢跟皇帝呛声,像那样的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在这长安城待很久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