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企业简介中,描写了企业成长历程:企业在刚成立时,曾用名“沃原鹏阳建筑公司”,后来股东变更,企业升级,变成了现用名——河西鹏燕建筑公司,但法人代表一直都是“张燕”。

  看到“鹏阳”、“张燕”、“股东变更”等字样,楚天齐想到了张鹏飞和皮丹阳曾合作的事。从列举的企业工程业绩中,楚天齐看到了沃原市玉赤县开发区的农业园区工程,他更加认定,河西鹏燕建筑公司背后大股东就是张鹏飞。而张燕正是张鹏飞的堂姐,“鹏燕”二字也合了二人名字中的字。

  当确认了鹏燕建筑公司的身份后,楚天齐不由得想起了那个夺走初恋女友的男人——张鹏飞,也联想到了张鹏飞的父亲——河西省凉河市委书记张天凯。他也就想明白了一件事,怪不得两份工程合同会有那么多“卖国条约”,原来是某些人在做变相“利益输送”。当然这只是猜测,张天凯是否知道合同也未可知,而且也不能认定张天凯或是张鹏飞就怎么回事。唯一能认定的,就是这两份合同甲方阵营中,肯定有人在以此向张书记买好、献殷勤。

  “卖国条约”在那摆着,成康市委常委们肯定都知道此事,但却全部装聋作哑,那么他们肯定不会处理这个烂尾工作。就是王永新虽然来的时间不长,肯定也会对这个公司了解,也肯定知道张书记公子是真正老板。那么这些人指定不会出面,肯定会以“分管城建”的名义,把这件事推到自己头上。

  虽然确定这件事肯定会扣到自己头上,但今天常委们的表现,尤其书记、市长的反应,又有些出乎意料。

  楚天齐没想到为了甩出这个包袱,薛涛和王永新会那么牵就自己。也没想到薛、王为了这件事,竟然能够合作如此默契,意见也会那么统一。看来“利益”真是魔力无穷,既可以让人反目成仇,又可以亲如兄弟。当然,“利益”既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政治的。这次薛、王二人“穿一条裤子”,众常委也“同仇敌忾”,就是因为政治利益,因为他们都不愿去得罪那个正厅,而且还是一个很有希望升任副部的正厅。

  从今天的情形来看,只要不让他们去处理这件事,只要不影响他们现有的权利和位置,薛、王什么都能答应,其他常委亦是如此。这也说明,这件事的严重性。

  楚天齐今天能接下这个包袱,一是因为他知道这事推也推不掉,二是他在向程爱国请教后,心中也更有了底气。

  那天确定鹏燕的身份后,楚天齐就想到了向程爱国讨教,便和对方进行了联系。在电话中,楚天齐说是想当面向程部长汇报工作,征询对方是否方便,何时方便。程爱国给出了答复:本周六来吧。

  于是,楚天齐买了几样土特产,到程爱国家中拜访。对于楚天齐这样的一个副处级,能被副厅级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允许到家中,这是很荣幸的事,也很荣耀。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程爱国是把自己当成了自家人。

  去到程家后,程爱国媳妇接过土特产,说过客气话后,到厨房去忙活了,楚天齐则在书房,向程爱国汇报了工作。“汇报”只是个借口,但楚天齐也汇报的很认真,并提到了可能让自己处理那两个烂尾工程的事,还隐晦的指出了鹏燕公司的背景。

  程爱国对楚天齐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肯定,也适当点评、提醒了一二。关于面对鹏燕公司的事,程爱国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说了“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又说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还说了“不能急功近利”。

  在程爱国家中的时候,楚天齐不太明白,只觉得程爱国说的意思似乎互相矛盾。在程家吃完饭、喝完酒,回到酒店后,又仔细想了程爱国的那些话,楚天齐才悟出来,程爱国不反对自己接手,但也提醒自己稳中求进。比如,不能一下子和鹏燕谈死,那样会把对方逼急,会和自己直接翻脸,而是要循序渐进。

  有了程爱国的点拨,楚天齐觉得底气更足一些,但他没有及时返回成康,而是继续留在定野市酒店中,想着如何接手的事。好多程序都设计出来了,但在如何挑明鹏燕靠山的事上犯了愁,要是由自己说出来,那前边的“委屈”就讲不通了。要是有人替自己讲出来,那该多好。当时他也想到了找江霞,让江霞替自己代言,但他又马上否认了。江霞正想通过套近乎让自己帮其引荐程部长,如果自己主动求她帮忙,她肯定会挟恩图报的。另外,万一她不愿配合,那这事很可能就提前暴露了。

  本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思想,楚天齐参加了今天的常委会,结果在关键时刻,江霞真的做了自己代言人,点出了“厅级干部”,自己得以获得了最大的筹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