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四嫂,您这……”元氏为人单纯,为难间,回眸朝里屋瞥去。一头是自家相公的嘱咐,一头是唐家嫂子的坚持,真真为难煞人。

  林云暖执礼不起,难为一个新婚的小妇人,做法颇有些无赖,可为达目的,她也没旁的法子,只得狠一狠心,续道:“妹妹,就请你代为问一问吧。外子数日不归,老太太已担忧的病了。我知外子必是遇事耽搁了,才没能遣人回家送信报平安,纵是找回了他,也必不会有人埋怨他半句,苏六爷大可不必担忧连累了他。”

  “唐四嫂,我……我家六爷他……他不在家,待他回来,我必替你传达。相信唐四哥他……一定会尽早归家……”元氏不善做伪,一番话说的结结巴巴,毫无底气。

  无论她如何相扶,林云暖总不肯起:“妹妹,我虚长你几岁,托大自称一声姐姐,将心比心,若你家六爷数日不归,全无消息,你该何等揪心牵挂?就请妹妹帮一帮我。——适才从苏老太太上房问安出来,六爷的贴身小厮正赶着进去回话,——愚姐没旁的过人之处,认人倒准……妹妹定要愚姐难看,当着你面儿急的哭出来么?”

  元氏脸蛋腾地红透。唐四嫂子真不客气,不仅知道六爷就在家中,还不留情面地给揭穿了。一时窘得耳尖都要滴出血来:“冤家!还不出来与唐四嫂说实话么?”

  苏六爷早就抓耳挠腮坐立不住,听闻媳妇要哭不哭地唤自己出来,林云暖又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只得把心一横,硬着头皮从暖阁走出来,隔着帘子朝林云暖问安。

  ………………

  唐府的马车,用青灰色布帏做幕,通体素淡,车前挂有两只风灯,并一双朴质的银铃。这样素淡简朴毫无装饰的车驾,稍有见识的人均不敢看轻了,唐家雄踞云州数十年,从来不是靠钱财金玉折服于人。那一份诗书传家的底蕴,足供唐府二字百世流芳。

  然,不论唐家承认与否,到得这一辈,曾经的钟鸣鼎食已有了日暮西垂之势。这一代人中,只有二爷唐祺入仕,远在徐州任职。大房承袭祖制,内掌中馈,外事祖产;三房屡试不第,琢磨买卷疏通;唯唐逸犹配才子之名,一画难求,引世人追捧。人人皆道林氏女祖上积德前世修福,才求来这样好的姻缘,如今她却要亲手斩断这段缘分,摘掉才子夫人的头衔,莫说是唐家一干人等,便是随便抓一个陌生人来问,怕也要大声斥她“疯了”。

  林云暖满腹心事,听外面随车的仆从道:“四奶奶,前头就是了。”朝霞扶她下车,已是傍晚,夕阳如血,辉映半天锈红,狭窄的石头甬道尽头,是重重香樟树木掩映下的一方小院。

  再往前走,瞧得见篱墙上挂的一块旧木牌,上书银钩铁画般四个小字。——流萤小筑。

  这样遒劲有力的笔锋,这样意境幽美的名字。——那字迹不是唐逸所书,倒让林云暖越发期待,想要亲眼会一会那写字之人。

  第4章

  每日到得傍晚,便是钟晴最忙的时候。先命人往后厨去制备菜肴,茶、酒、点心、果子皆在茶房备好,她亲自开箱笼,从大堆各色铜瓷杯盏中寻出最能搭配菜色的。然后是修饰自己,衣裙颜色要与今夜的摆设相得益彰,又要与郎君的服色相配,昨夜弹了琵琶,今晚便奏琴,指甲细细修过,重新染过蔻丹。待一切准备妥当,再去唤醒郎君,先喂他一碗羹汤,以免空腹贪杯伤了肠胃。

  昨夜郎君治宴闹到三更天,午后起来下了几局棋又歇下了,钟晴轻手轻脚绕过两面蝉翼纱绣烟霞山水屏风,挽起袖子,圆润的指尖从帐中睡着的人鼻尖上面滑过,然后是薄而暖的嘴唇,微存胡茬的下巴,再掠过料峭的喉结,宽阔的胸膛,滑过松散开的衣带,没入锦被覆着的腰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