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任伙同刘璋的旧部折腾十来天了,吴懿倒是积极地响应他,可是益州出身的那些军卒、荆州以及三辅流落过来组成的“东州兵”却不太愿意。人心思安, 荀彧到了益州的政令、所做所为让那些百户们看到上升的希望,也让普通军卒看到希望中的美好生活。

  蜀地富饶, 每年只需要上交二成的收入,就可以再没有任何赋税。针对从戎的军卒, 荀彧更是开出了优惠的安置条件:从军二十年以上者即时除甲免五年赋税, 从军十五年以上者免三年, 从军十年以上者免两年, 从军五年以上者免一年;

  东州兵想回原籍的、或是愿意去徐州、兖州的, 由官府护送过去, 并提供安家的便利,比如免息借贷盖房子的费用、免息购买农具等等。还款的期限都在十年, 特殊情况还可以酌情延长。

  军营里这样的条例贴出来以后, 张任手下除甲为民的兵卒就差不多有小半了。那些军卒除甲超过五十人的百户, 可以选择到官学去学习,通过考试后可以去做乡长、镇长乃至县长, 有能力还可以升太守。

  所以别看张任等蹦跶的欢,荀彧知道他的军卒人心不稳就冷眼看着他作。不把他打服帖了,益州表面的平和下始终留有后患。

  诸葛亮见荀彧这么问, 低调地回答:“亮尽力而为。只是设阵的时候还需要军卒动手。”

  程普大手一挥,“你需要多少?从军卒中挑选最精壮的。”

  “再则在张任的营前设阵,只是担心做事的过程中, 被他领兵袭击。”

  孙翔站出来说:“我来抵挡张任。”

  太史慈去了雍州,益州这面武力就下降了,与孙策弱冠时候的性格、行事甚像的孙翔,差不多可以晋升益州的武力头榜。

  诸葛亮想想说道:“我们先在他营外的三里地开始设阵,初始需要百名军卒,叔弼你再带百人护卫。等我们第一个小阵完成了,以后就可以增加军士加快速度往前推、向周围延伸了。”

  荀彧立即批准了诸葛亮的计划。

  黄盖也借着打猎的名义,带着孙翔和百名武艺高强的亲卫,护卫跟着诸葛亮挖坑、堆土、移石、栽树的工作。

  孙翔跟着司马朗,性格略有了收敛,不再与原来一样那么急躁、那么爱抢风头、针对孙权了。他发现军中有更多比他强的人。

  论文,司马朗和诸葛亮就超出他很多,而且那些玄学是他看一眼就想睡过去的。论武,太史慈在的时候,他常与太史慈对练,输多赢少。以至后来能够胜负对半的时候,他被司马朗反复提醒得都怀疑太史慈是不是防水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