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大和尚,盖因他俩站在路中,挡了人家的道,余锦年忙不好意思地拽着季鸿,往旁边让了让。

  大和尚形如弥勒,笑如弥勒,也不急着前行,神色和蔼地各看了面前二人一眼,沉气念道:“一念之念,半步黄泉;魂灯再燃,木朽生花。”他笑呵呵道:“公子功德圆满,前尘既已尽,今生当福如东来……”

  余锦年顿时瑟瑟地直冒冷汗,这几句听起来玄乎其玄,仔细一推敲,竟是句句指他重生之事,险些让余锦年以为对方看穿自己是穿越之人了,这种奇事若是叫旁人知道,会不会将他架起来,当妖魔鬼怪烧掉?

  大和尚挪步要走,季鸿忽地往前半步,问:“大师可再详解?”

  “不可,再解乃天机。”和尚未有迟步,只笑着摇手远去了。

  季鸿垂首看了少年一眼,余锦年也偏头,叼着一颗糖雪球朝他眨眼睛。

  前方又起欢呼,一簇火苗自人群中冲天而起,似乎是来了个杂耍班子,在表演吞剑戏火、大变活人之术。一群看客突然蜂拥而去,顷时人声鼎沸,简直寸步难移。余锦年抱着一团小玩意儿被挤的团团转,他也不知是踩了谁的脚,刚要道歉,季鸿的手伸进来,把他扯了出去。

  季鸿轻叹一声,便握着他的手腕不放了,生怕弄丢了这个可爱少年。见路旁有卖糖耳朵的,是北方吃食,他心想少年出自江南,定没尝过这个味道,便也顺手买了一包。

  两人走着就偏离了河街夜市,至一座没什么人的桥上歇脚,过了这桥不远,就是信安县的北城门关了,因此百姓都叫它“守门桥”,他们二人坐在石桥上,桥下是顺水流出城去的千盏河灯,星星点点漂浮在水面上,仿若天上银河倒映。

  余锦年还有些舍不得将自己这盏莲花小灯放掉,便将把灯放在脚边,看灯芯兀兀燃烧。连着两天未睡好,昨夜又忙着做月团,眼下一挨到台阶上,感到浑身放松,顿时觉得头昏脑涨睁不开眼了,远处灯火闪烁的河街夜市依旧热闹欢腾,只那敲锣打鼓声在余锦年的耳朵里都成了催梦的梆子响。

  他手里还捏着只糖耳朵,不多时就双手一松摔滚在地上,头也发沉,靠着身旁人的肩膀打起瞌睡。

  季鸿抬手摸了摸少年的鬓发,无奈道:“累了还玩这么晚。”

  看着睡得迷迷糊糊的余锦年,季鸿又想到刚才那和尚的批语,这段时间,他已不是第一次听到类似的话了,上次是在吴婶娘处,那道士说少年“胎光已灭”,要引他修道成仙,今日又有和尚批他“魂灯重燃”,佛道两家,似乎都对他另眼相看,直道天机,好不神奇。

  “阿鸿,别闹我,让我睡会……”

  季鸿听得这糊涂困话,手一迟,仍不舍地在他耳旁挠了挠,心下软道:“不闹了,但得回家去睡,要着凉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