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郑山河的父亲,是京城大学一位著名的历史教授,一直到解放前都在京城大学教书,而郑山河的爷爷,在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却是京城非常有名气的一位古董商人,在大栅栏开有一家典当行兼营着古董生意。

  可以说,郑山河从出生记事的时候起,就一直在和古玩打着交道,可谓是家学渊源,要不是当时郑家的政治立场不同,郑山河现在肯定也能成为国内最顶尖的文物专家之一。

  在去了台岛之后,郑山河的父亲继续在台岛大学任教,郑山河在跑到国外读了几年书之后,却是回台继承了爷爷的事业,做起了和古玩相关的生意,不过用他的话来说,自己是做的文化产业。

  说是文化产业也不为过,借着祖辈的关系,郑山河结识了不少大师级的人物,当时住在台岛的那几位大师级的画家出国办画展,全都是郑山河一手操办的,而且他和世界知名的画家毕加索的关系也十分好。

  有着这些关系,郑山河的文化公司是越做越大,并且在台岛开了好几家古董店,那些达官贵人们只要想买古玩,第一个想到的就会是郑山河,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郑山河就已经是亿万富翁了。

  钱赚够了,年龄也逐渐大了起来,郑山河的追求,也是慢慢发生了变化,他关掉了自己所有的古董店,在台岛开了一家以爷爷名字命名的博物馆,斥巨资从世界各地收购国内流失出去的古玩文物。

  郑山河的心气很大,他所建立的博物馆,有字画馆,陶瓷器馆,文物杂项馆,还有青铜器馆,可以说囊括了古玩所有的种类。

  郑山河以前经营的就是字画,所以在这一领域上,他的博物馆藏品十分丰富,不但有宋元明清的大家作品,近代各位大师的作品更是应有尽有,就连毕加索的画作,在博物馆中也藏有好几幅。

  至于陶瓷器和古玩杂项,郑山河从国外收购了不少流失的文物,有从私人手上购买的,也有从拍卖会上拍到的,八九十年代中国艺术品价格上涨,不得不说其中就有郑山河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但惟独青铜器这一类别,郑山河收到的却是特别的少,因为青铜器向来都是国之重器,就算有流失到国外的,大多也都成了一些著名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根本就不是郑山河能用钱买得到的。

  所以到现在为止,郑山河在台岛的青铜器馆是最为寒酸的,只有一些价值不高的物件,不得已之下,郑山河只能借助国内的文化公司去收购青铜器,这在圈子里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郑山河做事情很谨慎,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和他公司毫无关系的人出面去收购,然后再找特殊的渠道运送到台岛,除了最后东西会出现在他的博物馆中之外,其余的环节不会有人任何郑山河存在的证据。

  不过国内对青铜器这一类别的文物管理,也是非常严厉的,几年功夫郑山河也没收到多少好东西,经人介绍知道吴天宝渠道灵通之后,这才和吴天宝打上的交道。

  “吴老板,我今儿来,只是来见识一下,别的事情和我无关啊……”

  来到店里坐下之后,郑山河第一句话就将自己给撇清了,他在大陆可是正当的商人,要不是正好身处京城又听到吴天宝说手上有好东西的话,郑山河根本就不会亲自前来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