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重县他知道,若真要去京城,经过香桐镇的确可能。

  或许只是巧合,那个于坤是谋财害命罢了。

  这时只听穆清彦道:“重县与屏山县接壤,两地百姓口音一样。死于河中的人,看上去比于坤大两三岁,但因他可能是农人,整日劳作,会显老,而于坤则不同,在他自己的实际年龄上添减两岁,并不会惹人怀疑。”

  “穆小友怀疑那个于坤便是现在的李良吉?”周县令想要的是确凿的证据。

  “世间没有那么多的巧合。现在既然有了怀疑者,可以逆推一下,围绕着凶手找线索,想来容易得多。”

  陈十六抚掌道:“对呀!我们就盯着李良吉,将他过往查的底儿掉,就不信找不到证据!”

  周县令沉吟半晌,看向身侧的郝师爷:“师爷如何看?”

  郝师爷尽管一直没作声,却不代表没用心听,他也在分析案情。

  “东翁,我们离案件的真相已经越来越近了。依我看,既要从现在开始严密监视李良吉,又要暗中搜寻证据。其一,要派人去李良吉的家乡,不管他是如何欺瞒葛家,但他户籍上的信息不会假,家乡之人定会知晓真正的李良吉是谁。其二,要派人顺着香桐镇到凤临县的路途查访,重点是沿着水路查,确定死者是在何处被杀死抛尸。”

  尽管尸体出现在柳林渡口,但不代表人一定死在这里,也有可能是顺着流水飘过来的。鉴于于坤要顶替李良吉,绝对不会让真正的李良吉死在凤临县,郝师爷倾向于相邻的一二县镇。

  “至于其三,要等孙茂哲苏醒。待人醒后,根据其描述便可知道当初的绑架者,按图索骥,先将这几人抓住,顺藤摸瓜,定能将幕后真凶定罪。”

  “师爷所言有理。”周县令抚须赞同。

  郝师爷的安排十分周到,但就是见效慢。

  穆清彦略一思忖,开口道:“县令大人容禀,李良吉……或者说,该称呼他于坤。从此人所犯几案便可看出其心性狠辣,性情也颇为谨慎,哪怕衙门有意封锁消息,但未必能瞒得住他。当务之急,唯恐夜长梦多。”

  周宏也觉有理,又见他似有成竹在胸,便问道:“穆小友有话但讲无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