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首诗看似平淡,但其中抒发的心境却让我十分佩服。

  不是故作清高的假装无欲无求,而是说人要一直努力,日子才能过得越来越好。”

  虽然这想法也很平淡朴素,但却与田园诗相得益彰。

  在如今一众赶时伤怀、思念故友亲人的诗作中很容易脱颖而出。

  宋先生说:“黎锦,你在这里题上姓名,我去派人把这首诗挂在茶楼里。”

  黎锦虽然不明白,但还是同意了。他知道,在童生试前,考生越出名越好,毕竟县试是知县大人来评定。

  在许多类似的考卷中,一个人的名气就决定了他能不能成为案首!

  宋先生走后,陈西然解释道:“你昨日不在镇上,恐怕不知道,咱们镇上的茶楼年年重阳都会挂上周围人题的诗作,我昨儿还看到黄秀才那几个学生挂了自己的诗作,说书先生念给大家听呢。”

  黎锦说:“那你的诗呢?还不快写?”

  陈西然:“……憋不出来啊,就算按照你说的套路,写的还没你这首绝句巧妙。”

  黎锦对此也很无奈,只能继续默写了。留陈西然一个人去题、不对,憋诗。

  又过了半个时辰,宋先生也不给陈西然时间。他开始讲解八股文的写作要求。

  “如今你们所剩时间不多,以后巳时(上午十点半)我就给你们俩来讲解,隔壁的学生在默书。

  但作为交换条件,你俩在他们默完之后,得去修改了其中错字才能回去。”

  黎锦和陈西然当然喜出望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