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雷达一无所获。陆汀顺理成章地继续调整,只会往光屏瞥上几眼。舒锐走了,离开了这颗星球,活生生的、狼狈不堪的父亲,出现在眼前。这两个认知都让如今的他很不习惯。心里有一万只蚂蚁在爬,面对起来感觉相当奇怪,哪怕隔了很远,只是在屏幕中。

  只见父亲在逐渐沸腾的人声中又说了两句什么,终于被递了话筒。

  “所有我要解释的,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主,谓,宾,人类,挽救,自己,”他缓缓地说道,不为闪光灯眨一下眼,“放在当前的进度,也就是你们所能看到的,移民计划。”

  邓莫迟把飞船降了十几米,船腹的舱口正对与“港口”基本处于水平位置的一座屋顶,下方有街桥相连。

  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他的动作,但邓莫迟清楚地看到,不到一秒的时间,陆秉异的目光匆匆地掠过了自己的方向。

  “我知道,听到这个词你们的反应一定会是愤怒的、不可思议的,我竟然会这么若无其事地把它说出来,好像不存在负罪感这种东西,”陆秉异又如常地捡起他平稳的叙述,“但请耐下心,听我说完。愤怒的根本原因永远是无知,当你把一件事物、一个人、一个过程完全地了解,无论是它还是他,就都不会再拥有让你愤怒的能力。我现在要帮你们了解的,就是移民计划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抗议声非但没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围观圈越来越大了,陆汀所能看见的人群已经蔓延到几条街桥之外,空中还浮起其他的飞车飞船,高低远近,在这身处城市顶层的特区,就像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球状围城。

  但陆秉异也只是看着他们。

  “十七年前,我还只是个售卖人造人和蛋白质补给品的商人的时候,移民计划就开始实施了。他们真的准备把你们送上火星,第一步是建工厂,释放惰性气体,把火星上的气压调整到和地球相近的状态,当时,噢,nasa还没有倒闭,他们扬言在二十一世纪结束前就完成新家园的建设,进而开始普遍的迁徙,”陆秉异的语气太淡了,以至于这话里本有的那些嘲笑,此时也并未表现出多少,“地球剩下的资源本就不多,不顾后果地消耗,把应该花在农业上、把人类肚子填饱的生产力花在一颗比地球还要贫瘠的星球上,在上面试验亩产几千克的土豆,建漂亮的房子,只是因为火星上’有液态水‘,’有疑似文明遗迹‘,’没有辐射尘‘。我当时不敢相信,全世界最聪明的一群人真的认为我们的物种可以在火星上得以延续?吸干地球的血,试图去哺育一个更烂的。”

  “当然,最基本的思路并没有错。我们应该走,没有义务灭亡在自己的母星,这我同意,但我有比nasa更合理的方法。写了很多份报告发过去,没有回复,没有任何作用,我只好自己去做总统,”顿了顿,他接着道,“很遗憾,晚了一步,计划的第一批九百六十个移民还是被送了火星城,没记错的话,不到两年,死得一个都不剩。”

  “这都是你们无法知道的。我上任后做的那些,对你们来说,可能是无法理解。已知在金星轨道外存在一个时空跳跃点阵,通俗来说就是虫洞,又已知,在银河系外存在数个与太阳系极其相似的恒星系统,也有与地球条件近似的行星在其中运行,就像人类文明出现之前那么年轻又自然,如果你们是我,会选择怎样做?从七十年代开始,我就在研究穿越虫洞的技术,什么样的飞行器能在超三维空间内快速通过并自保,又该怎么设计,才能把它变成装得下万人的方舟。我想找出最保险的方案,就算迁移失败,也能原路返回。但时间来不及了,从我当上总统的那一年算起,也不剩多少。必须在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动手了。”

  人群不知何时降临了安静,是死寂,好像都被雨灌满了嘴。邓莫迟打开右侧舱门,盘腿坐在当口,还是那么一言不发地往下看。陆汀在副驾驶上自己待了半分钟,最终松下那口气,把人往边上挤了挤,两腿垂下去,和他并肩坐在舱口边缘。

  有零散雨水扑进来,刷得两人领口湿漉漉的。

  父亲就在距离不到二十米的地方,跳下去,过了那条街桥,就会站在他的身后。

  演说仍在继续:“虫洞不是固定的,因为宇宙正在流动,其中每一个跳跃点的选择差异都有可能引发终点上亿光年的误差。从这一端进去,彼端的出口存在许多可能性,而我在二十多年前得到的信息可能已经过时。因此在每一次大部队出发之前,都有先行小队进行尽可能的探测,确认可行性在期待值范围之内,那一批次才会出发,”说着,陆秉异从秘书手中拿过雨伞,示意他离开,好让这行刑台上只剩他一个,“这样我送走了第二到第十八批,上百万人。只有第十一批的方舟在前往虫洞途中出现了部分故障,造成了没必要的牺牲。参与移民的公民们,我不能保证他们在另一端出口的境遇,时间太紧、太不够了,但我能保证的是,只要其中任意一批降落在正确的星系和行星上,同行的资源、技术、各物种dna,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上百万个冷冻受精卵,足够在新的世界复制并发展我们的文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