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熙说道:“现在外面天寒地冻的,孙儿又怕她来回折腾,再染了风寒。”

  太皇太后说道:“皇上这样知道照顾妹妹,我很欣慰,不过乾清宫自古是皇上的寝宫,别人不可以入住。不如折中一下,把她搬到一个离你近的宫殿吧,我看毓庆宫就不错。”顺治走了之后,这后宫自然如同虚设,顺治的那些妃嫔自然要给后来之人腾出地方来,而康熙又还小,所以很多宫殿现在都是空的。

  建宁这时说道:“皇帝哥哥,别的格格们还得住在公主所呢,毓庆宫很好,这已经是老祖宗格外加恩。咱们住得近了,又能时时见面。”

  康熙多了学习政务的时间,他的功课就要压缩,太皇太后便派了苏麻拉姑来伺候他,又顺便呢教授他满文和蒙文,如今住的近了,建宁就成了他另外一个伴读,女真话和蒙古话建宁在之前的经历中有都有涉猎,所以难不倒她学的飞快。

  苏麻拉姑是顺治八年入宫的,原是正蓝旗佐领格林泰的女儿,自六岁进宫就跟着太皇太后,深得她的信任与宠爱,不论琴棋书画,还是满文蒙文,都学得样样精通,曾经还被派去伺候过顺治皇帝,现在又被派给了康熙。康熙与建宁拿她当姐姐一般待。

  苏麻拉姑回报太皇太后时都说建宁公主冰雪聪明,她自己小时候也有不及。

  孝庄听了之后很是欣慰,觉得皇帝身边多了这样一个亲妹子伴读,有益无害,必然会激起他学习的热情,把她迁宫到毓庆宫算是迁对了。

  皇帝还小,不能亲政,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吸收学习。才不至于在亲政之时,觉得肚子里的知识不够用。

  光阴茬苒,转眼已经又到了一年的中秋。京城已是黄叶遍地,万木萧疏。这段时间里,京城中办了几件喜事,孝庄太后所抚养的几位公主陆续出嫁了,他们都是康熙的姑姑辈儿,额驸分别是靖南王耿精忠的弟弟耿星河,平南王尚可喜的三儿子尚之礼,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用汉人的话说是驸马,满语叫“额驸”。这几个人都羁留京师住在额驸府,做散秩大臣。

  小魏子给没能出宫看热闹的建宁描述几位大公主们出嫁的场景,“……真可谓是十里红妆,盛况空前呐,京城的百姓们都跑到街边来看热闹,都羡慕几位额驸有这等好福气呢”。

  他见建宁神色淡淡的,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赶明儿咱们建宁公主出嫁时场面肯定比她们的还大。”满人并不像汉人那么矜持,谈到儿女婚嫁就要脸红回避等等,反而每次说到都是大大方方,而且建宁如今才六岁,小魏子多半也是逗着她玩儿的,他们几个又是朝夕相处从小就有的情谊,才敢开这种玩笑。

  建宁说道:“你以为我是羡慕这个?我是在替三位姑姑惋惜而已,这三位姑父的父兄都是对大清有功之臣,而且现在又都拥兵自重,朝廷给予了他们的尊容,又不得不防,这才借用三个公主来施恩。”外加软禁在京城,这最后一句话她没有说出来,不过明眼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几个平南平西王爷也同样,为了自己的封疆王位可以稳固,也不惜送儿子进京来做人质。

  小魏子震惊道:“我倒是没想到这一层,只看见那边热热闹闹的,京中百姓这些天又都在谈论,才想说说给公主解个闷儿。”

  康熙这时大步走进来说道:“你们在说什么呢?”

  魏东亭说:“回皇上,正说这几位公主出嫁的盛况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