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建宁说道:“如若能够招降自然最好,大清皇帝优待一个前朝公主, 也算是一段佳话。我担忧的是这位公主是武林中人, 普遍的性情刚烈, 就怕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不肯接受朝廷的招降。”

  建宁没说的是,此公主与清朝有着深仇大恨, 她甚至想动用一切手段反清复明, 就算是真的降了, 恐怕也是假意投降,另有阴谋。

  康熙说道:“朕要招降于她,是给她留一条活路, 若是她执意不肯,自然只有一死, 其实这样也许才最好,前明没有留下皇室余孽。也好过她用公主的名头在外面招摇撞骗,网罗反贼伺机作乱。”

  再说康熙觉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公主根本是假的,她利用断掉的胳膊和明朝的那个传说结合起来,她若是个骗子也不一定啊。

  所以这段时间康熙需要先派人去查探此人的身份是否属实,只有证明她是真的,才有招降的价值和必要。

  建宁又将这些天发生的事叙述了一遍,说完了正事,她换上轻松些的神色:“今天有好几拨人在向我道喜呢,一开始我还一头雾水,原来皇帝哥哥要大婚了,我还没恭喜你呢,未来嫂子是索大人家的千金,听说她知书达理,十分贤惠,必定是皇帝哥哥的贤内助。”

  玄烨也露出了笑模样,到不是为了那个索家的千金:“亲政,大婚,代表朕已经可以真正君临天下。”

  辅政大臣的时代已经过去,康熙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既然现在全天下都是他说了算,他自然要革除弊制,将那些影响国家稳定的人和事一件一件解决掉。

  太皇太后回宫之后亲自选定了皇后的人选,又在另外两位重臣家中遴选了两位妃子。别人成亲是一次一个,康熙却要一次娶三个回来。

  虽然这种婚姻是政治主导,但是太皇太后也尽量会选择大臣家中貌美又贤惠的女儿。而且选择之前,她都问了康熙的意见。

  康熙现在一心放在朝政之上,打算大展拳脚,没打算在儿女私情上分心,妃子娶哪个都一样,他的意见就是皇祖母看好了就行了。

  太皇太后让康熙首肯之后再定人选,也是因为之前顺治的婚姻实在是给她很大的教训。顺治对政治婚姻特别反感,因政治因素进宫的他一个都看不上,非要自己选了一个不怎么样的爱的死去活来。

  太皇太后有儿子的教训在前,自然不想康熙再重蹈覆辙。

  太皇太后看着康熙长大,她不得不承认,康熙的内心他父亲要强大得多。就算娶了满宫不喜欢的女子,估计也做不出来,顺治那种不管不顾独宠一人的事情来。

  而事实上,康熙若是真的喜欢上一个人,他也不会让任何人发现自己的感情。只会待她如常,暗中呵护,让她安稳荣华的渡过这一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