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超在徐州常年就是个工具人, 几乎没人会把重要的事情向他汇报,有时候李澈忘记要他盖章,只需要在底下落一个他自己的款,徐州各地的军政要务都一样下发,不是没有旧臣提醒过张超,可张超沉迷酒色,已经听不进忠言了。

  这是蠢人的看法,以周瑜看来,张超也许一开始是有心防备乃至除去李澈的,但那时他已经没有了得用的心腹,也掌控不了军权,李澈对他正如隔壁曹操对小皇帝,小皇帝的名头再好用,他本人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张超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才索性把自己当猪养,能吃就吃,能喝就喝,能玩就玩,等到屠刀落下的那一天,他也就算够本了。

  徐州势力之中,哪怕是最明哲保身的大将太史慈,也已经默认了李澈的掌权,毕竟要是换成张超,怕是早就被隔壁曹操打飞脑袋了。

  乱世之中,出身已经不再重要,即便是皇帝,没有权势也只能任人宰割,袁家四世三公何其荣耀,如今也不过守着一片荆州勉强过活,能带着手下人做大事的主公,才值得忠诚。

  这也是周瑜劝诫孙策的主要原因。

  李澈如今是军师,来日便是主公,娶了他的妹妹,就等于提前娶了一位公主进门,战战兢兢做驸马,哪有日后高官厚禄,妻妾成群来得舒心惬意?

  孙策没有想得那么远,这会儿想了想,倒觉得不是大事,毕竟他身边连个马都是公的,再打上几年仗人都老了,还图什么美婢娇妾。

  怀着一点莫名兴奋的心情,孙策一连几天都没有睡好,每次去到李澈那里,都觉得他要提出婚事了,然而直到豫州那边开火,他也没能从李澈嘴里听到关于婚事的字眼。

  这就出局了?

  紧张的战事不多时分散了孙策的注意力,李澈和张邈约定各占一半豫州,张邈带着一点不可明说的小心思,命手底下刚刚收拢不久的黄巾军打头阵,倒是李澈实诚得很,由孙策领兵,一半黄巾一半徐州军,一路打进豫州,所向披靡。

  毕竟这年头只要占了个好势头,仗总是很好打的。

  上了战场的孙策几乎就是个杀器,即便是太史慈,也最多和他五五开,又有周瑜这么个放在别家做谋主都足够的副将从旁协助,几乎百战百胜。

  张邈手下的武将早年经历典韦收割过一波人头,后来补充了些,倒也没有太厉害的,何况合兵征战,他也舍不得把好武将拿出来,孙策率军占下大半个豫州的时候,张邈那边才堪堪下了一个郡县。

  这谁还跟他客气。

  孙策在前头打仗,周瑜在后头征兵,豫州黄巾军自从头领在战场上被孙策活活打死之后,人心也就散了,有不少人早上还做着黄巾,晚上就坐在对面营地里吃饭了,耗时两个月,豫州被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