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事传出,市井间众说纷纭,既有对贼人的惊叹,也不乏对‘天书’的好奇。

  有些对天书一直便半信半疑的人,更忍不住想,若真是天书,定有神奇的地方,岂会轻易被贼子盗走?且贼子如此,就不怕招来报应么?

  官家听闻后,即使对造神的热度已降下不少,仍是勃然大怒。

  得亏因这两小贼落下破绽太多,不出数日,真相便被查明,二人被捉拿归案。

  未出数日,主犯便被判处砍去双手,再示众三日以作警示,最后正法。受到降职或罚铜处分的,还包括一众监管不力的皇城司官和将校。

  因案破得快,处罚方式也极凶戾,一时间那些同样对宫观中摆放的名贵物件起了鬼祟心思的人,也彻底没了胆子了。

  若是虔诚的信徒,肯定不会有盗取‘天书’、只为拿在手里一探究竟的‘亵渎’举动。

  而于贪财的贼人而言,稍微脑子清醒点的,都不会打它的主意——且不说盗取过程就千难万难,单说盗出来后,拿着这批印有官印的财宝,又要如何才能躲开天罗地网,安然无恙地销赃?

  有那本事,还不如欺负欺负城中那些富得流油的豪商贵贾呢。

  友人们虽都只当趣闻听听,一笑就过了。

  陆辞听闻此事时,却不由蹙了蹙眉。

  ——他隐约觉得,此事会有余波。

  果不其然,天禧元年刚过,就在初初迈入天禧二年的一月末,以永兴军巡检主持终南山兴修道观事务的御药使朱能和殿直刘益,就喜气洋洋地上奏宣称,在乾祐山中,有“天书”降下。

  此奏一出,朝中三派瞬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反应:一为对此激烈抨击的寇准,一为对此大肆鼓吹的王钦若,一为袖手旁观、不置可否的丁谓。

  做最终决定的皇帝,态度竟颇含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