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陆辞遗憾地叹了一声。

  ——若王旦还在就好了。

  而符合这些条件的人,他还能想到一个王曾,此时此刻却也不在京中,而是被贬去外地,做一介地方官,等待复起时机。

  对此,自是鞭长莫及。

  即便在大多朝臣眼中,官家应因过于恩宠刘圣人,才连如此荒谬的请求都肯听从,陆辞却认为,事实不见得就是如此简单。

  赵恒,更有可能是装着糊涂,实则顺水推舟罢了。

  约莫是既不好太早收回令太子监国的金口玉言,认为如此有损颜面,又不愿眼睁睁地放任朝堂随羽翼渐丰的太子驾驭,逐渐超出自己的掌控。

  这么一来,唯有通过暗逼的手段,让赵祯不得不自行请退。

  皇帝不愿过早放权,本是情理之中。只是赵恒没能想到的是,因持续多年的‘天书造神’,让知晓内情的一干重臣心中,都被他好‘心血来潮’这点深入人心,以至于他现虽是装的糊涂,在他们眼里也快成真失心疯了。

  膝下并非无子,却将弟兄子嗣抱入宫中抚养——刘圣人此举的意图解读起来,是可大可小。

  小是为自保荣华富贵,大是为要挟东宫。

  若是心思重的,还可往那令人不敢议论、数十年前疑云遍布的斧声烛影的上头联系。

  按着陆辞对官家的了解,要说赵恒就因赵祯在‘监国’一职上表现太过优异、就恨其至宁愿将帝位交予并不算亲近的弟兄之子手里,那显然是无稽之谈。

  但就此压制赵祯,让他在赵恒真正咽气前锐气尽失,老老实实,却也轻而易举。

  赵祯虽多少察觉出了爹爹的意图,但他骨子里,却藏着个外柔内犟、不肯轻易认输的脾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