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此卖力还落选,实在叫柳七感到几分‘意难平’。

  ——他哪里不比晏家这乳臭未干的崽子俊了!

  第三百九十六章

  这桩被人精心谋划的‘通奸案’,经包拯妙计裁断,最终转化成了用心险恶的诽谤案。

  对为求轻判、而胡乱攀诬朝廷重臣的王氏进行重判后,赵祯陆续又委派数位为人忠直的臣子,与包拯一同,对那名若隐若现的幕后主使开始盘根究底。

  于陆辞的影响,则是在‘通奸’一案真相大白的那一刻起,就已消弭于无形了。

  直至这场风波平息,远在延州的陆辞仍是不得而知——他的知心友人们默契地将此事瞒了下来,留待前线事毕,再做趣闻谈起。

  陆辞也无暇与京中好友鸿雁传书,互诉雅趣:自郑戩卸任后,朝中并未任命旁人接替,而索性将空置的职事一分为三,分别由在关中平叛中立下大功的王韶、临路那表现出彩的招抚使陆辞、以及刘平兼领了。

  本就为本路军务忙得不可开交的他,这下更是分身乏术。

  在这场紧锣密鼓的漫长拉锯中,时光飞快流逝。

  对身涉其中的将官们而言,似是晃眼功夫,而对供给军需愈发感到力不从心的寻常百姓和国库而言,则显得无比漫长。

  距宋蕃盟军对夏辽发起战事的那日,竟已过去两年之久了。

  而宋人之所以还未叫停,仍在支持的根本原因,也在于东西线齐头并进,接连不断地迎来大捷。

  李元昊固然狂傲,然他确具枭雄之资。

  在以声名狼藉的方式登上王位后,他不慌不忙,一方面与辽国联姻、积极修好,一方面则以强硬姿态对相对好欺的吐蕃与大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