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勒颈,侵犯,都是很私密的犯罪,很少出现共犯。”顾局的眉头深皱,“那么你认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庄易继续道:“人们的关系错综复杂,这样的组合,可能是有亲情或者是某种内在关系,比如被家暴的妻子去帮助丈夫,或者是哥哥帮助失控的弟弟收拾残局,或者是母亲无法控制自己暴力的儿子,甚至还有可能是父子……”

  庄易回转身道:“如果你们觉得不可思议,我可以举一些例子,在过去,曾经发生过怀孕的妻子去帮丈夫猎艳的案件,温哥华的养猪场杀人案就是兄弟所为,至于父母帮儿子掩盖杀人事实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庄易的话说到这里,回身看向投影:“当然,这些只是我看到图片以后的个人想法,理论还不十分成熟,只是一种假设,具体的还得等各位刑警去进行调查。我希望能够有实际的物证,或者是证言证词能够应正我的这种理论。”

  本来众人还不太相信,但是等他举出那些例子后,几个人纷纷点头,接受了这种可能性。这种行为模式,可以让人理解。

  陆司语在一旁默不作声,在纸上记录了庄易的说法。

  宋文低头沉思了片刻,还是觉得双人作案有一些说不通的地方,他的脑中忽然灵光一现:“那个……这个案子的凶手,有没有可能,是双重人格?”

  一时会议室又安静了下来,就连顾局也开始皱眉沉思,如果凶手是双重人格的话,似乎也可以满足庄易之前的分析。

  田鸣那个直肠子却觉得这种论述有点不可思议,“宋队,你这个说得有点情况太特殊了吧……”

  庄易却是打断了田鸣的话,对宋文投去赞许的目光:“这个想法非常好,而且我也曾经考虑过这种情况。”

  庄易到了这里又转身面对众人,回答他们心中的疑问:“双重人格,学名叫做‘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其实,双重人格虽不多见,但也绝不少见。把这种情况考虑进去,是非常全面的。只不过……”

  庄易顿了一下继续解释道:“双重人格,并不可以自主选择或者是随时切换人格。”

  “大部分的人格转换,是随机进行的。而有规律可循的转换,又是和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的,在遇到大的刺激、应激性事件,或者是极为放松的情况下,比如临近睡眠,催眠后,才会发生固定转变。”

  “这个案件之中,那个较为温和有愧疚感的角色的出现,是在案发以后。如果我们假设这个凶手真的是多重人格,那么这个时候,往往是情绪回落而又不够放松,神经紧绷的时候,我在这一处反复推理,也找不到他的人格应激转换点以及应激转换的原因。”

  说到这里,庄易拉过了白板,:“我分析了凶手犯案的心理过程,根据心理动力学家勒温的理论,我们把心理动机分为六个基本环节:需要、紧张、效价、矢量、障碍、平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