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6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这个解释太过牵强了……

  当时的玄奘,并不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僧人,相反,他是一个被下令通缉的偷渡者,把这样的人留在国内,对和唐朝的关系有害无利。

  至于爱惜他在佛教上的才华,这一点就更加牵强了。

  任何一个成熟的人都知道,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宗教永远是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

  一个国家的国王,不可能置整个国家于不顾,以举国之力去资助一个西行的僧侣,原因只是爱惜他的才华。

  这种说法,有一点儿像是自吹自擂。

  而最值得疑惑的是,当玄奘回来的时候,并没有履行他当时对鞠文泰的诺言。

  玄奘当时答应鞠文泰,在取得真经回到高昌国时,会在高昌讲经三年。

  但他回来的时候,甚至都没有进高昌国。

  至于原因,《大唐西域记》中只是一笔带过。

  说当时唐朝对高昌大举进攻,高昌国正处在战乱中,鞠文泰生死不明,然后玄奘便改道离开了……

  而这里,便有一个不合常理的地方。

  华夏从古至今的道德标准,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得道高僧的玄奘,应该应该深明这一道理。

  而对于一个倾尽所有,帮助自己的恩人,而且还是自己的王兄,这种冷淡的态度,非常不合常理,让人感觉很不对劲。

  陈智反复的将这本《大唐西域记》看了十遍之多,将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看了,用心理学的角度,来对撰写者进行人物画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