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平冢亭就是从我家朝本乡走大约七、八百米、在平冢神社院内开的日式点心店。据说现在的老板是第四代。大饼子脸的老板娘嫁过来已经近半个世纪了,可能是从江户时代继承下来的。

  点心店前面的路是将军参拜东照神宫时的必经之路——御成街道,从日本桥下来,离本乡的岔路口约一里左右。先生的老家就在这附近。再往下走,前面是因樱花而著名的飞鸟山。以前大概因为游山赏樱而热闹过。无法确定那时是否已经开了店,但平冢亭的饭团、年糕、豆包依旧是古时朴拙的样子,因此大受欢迎。彼岸的今天,全店老少在店前整齐排列,一片忙碌。

  老板娘年轻时曾在平冢亭神社的院内摆出过红色的凳子,类似小茶馆,现在不做了,专心经营小店。“开茶馆客人会喜欢吧!”老板娘随口劝说道,但顽固的老板却拒绝说:“我是喜欢做点心才开店的。”他大脑中好像没有点心以外的商品。

  来到平冢亭,在桌子上先生前面的盘子上放着五个串饭团的签子,另一个盘子上有装年糕和豆包的痕迹。现在这么能吃的中年男人很少见。

  如前所述,本来只是小店经营,可是先生却厚着脸皮进到里面,不顾忌给老板娘找麻烦,悠闲地喝茶。

  “吃得挺多啊!”

  我佩服般地讽刺道。

  “生在战后饥饿时代的人改不掉多吃的习惯。”

  他辩解道。这或许是事实——我可以理解。我的母亲也是,扫墓回来,不顾自己年老的身份,一口气吃下四个代替午饭的、须美子准备的豆沙饭团。

  嫂子说:“妈,您真能吃啊!”我也担心:“那么吃,胃能消化吗?”

  “哎,我听起来总觉得你们不怀好意似的。”

  母亲好像心情不好了似的,在对面红着脸反驳道。

  “春季皇灵祭祀吃很多豆沙饭团,是从少女时代传下来的规矩。”

  我从孩提时代就被灌输听到过,嫂子不懂“春季皇灵祭祀”,“那是青春期祈祷长寿吗?”她迷惑地问道。她以为是青春期长寿祭祀呢。

  “啊,和子不知道春季皇灵祭祀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