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叶有华想了想才想起来这事,“这事跟咱们不大相干,大多是照顾少数民族的,咱们也就沾了一点丁点的边吧。有没有这份通知,一直以来咱们老门山就执行得不算太差。”

  这天讨论的时事的也就这么一些了,大家又说了说最近队里的事情。

  晚稻收割了之后又种下了红薯和土豆,这几年老门山也没有只顾着种水稻就把粗粮给丢到一边去了。

  水田自然是九成五以上都用来种植水稻,余下的少少种了一些白玉蔗。

  但老门山的旱地也不少呢,河岸对面当初建养鸡场的时候也僻出来了好几亩的旱地,果园那边能套种蔬菜,还有平时大家也是有在家里院子里僻出来的菜地上种菜的,所以旱地大部分都是用来种了粗粮。

  老门山大多都是卖腊肉等东西,但磨成粉末的红薯面、土豆面、玉米面也是可以卖出去的,特别是沈市蔡克敌那边,要的粗粮数量最是不少。

  除了农场,水利这一块也没有丢开,准备从源头往另一边拓宽的主河道也有在慢慢进行了。

  不是那么忙的时候大家就会去搞水利,老门山的方针也就是不让社员们闲下来就成,至于任务,却是分得不重。

  然后下个月十月份的时候差不多果园也就能一批批地陆陆续续成熟了,果园那边也得开始摘果子了,这边忙起来,水利的事情又得先放一边去。

  然后再下个月白玉蔗差不多就进入了成熟期了,也就能开始制糖了,白玉蔗并不是成熟了就要马上收割起来窖藏的,如果不收割,它也可以一直在田地里长着,放在地里三四五个月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老门山种白玉蔗为的就是制糖,自然不会让它在地里留太久。

  要说白玉蔗的产量还真的不低,少说也有六吨的样子,听说这还是不怎么好的产量,有些种得好的,产量能达到七八吨。

  不过出糖比例就有点低了,八斤左右的甘蔗才能出一斤糖,以前都是榨出来甘蔗汁浓缩之后做成红糖,然后再用红糖配合炭火除杂脱色过滤成白糖。

  但是孙工他们不知道是不是经过了精密地研究,反正他们改进了工艺,据说是添加了硫磺熏制这个流程,于是就可以先提取白糖,然后用剩下的糖膏做成红糖。

  也是因此,原来是由朱娇娇负责制糖的事情也就交了出去了。

  不过朱娇娇是不怎么习惯这种比较先进的工艺,她给自家做蔗糖的时候都是用的古法,先榨出甘蔗汁用小火熬煮成红糖块,至于粉末状的红糖直接研磨出来就成了,这种法子煮出来的红糖的颜色是深深的红褐色,比较得她的喜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