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头领听得火起,狠狠一拍桌子:“这些狗官,何曾理会过我们寻常百姓的死活!”

  桓陵默不作声地听着。

  又听一旁有人道,当今那位陛下是个傻子,据说先帝属意的继承人并不是这个儿子,而是素有贤名的某位诸侯世子,当今的帝位,得位不正。

  如今天灾频发,恐怕就是上天发怒警示,要拨乱反正。

  至于如何拨乱反正,当然就是将那个傻子赶下帝位,换一位贤明的李氏族人做皇帝。

  先帝的侄子众多,其中不少都在民间素有贤名。

  桓陵脸上仍是笑着,心中却在想,不知是其中哪位传出的消息。

  李崇德痴愚,徐后主政,终究是不能叫这些人服气啊。

  话题到了这里渐渐危险起来,大部分人都明智地闭上嘴,冷场瞬间,酒肆中又开始说起了别的话题。

  “今年年景不好,南地的难民北逃,沿途竟没有哪个州郡肯开城门接济。”那人叹道,“唯有那并州刺史王七郎,竟有能力安置下上万难民,并州也未因此生乱,不愧是琅琊王氏的郎君!”

  “据说并州出了一位虞夫人,家财万贯,正因为有她出粮,那么多灾民才不至于饿死。好在老天爷还肯怜惜我等,这天上终于落了雨,熬到明年春天,一切就能好起来。”

  头领听了这话,感叹道:“这样看来,那王家七郎实在是治世能臣,并州那般荒僻之地,他也能经营好,还救下那么多灾民,若有机会,真想见见这位郎君。”

  当然,这话也就是说说。如他们这等游侠儿,与王洵的身份乃是天壤之别,如何能见到他?

  桓陵便笑:“那王七郎,当年同我可是一道喝酒的交情,你若真想见他,我为你引见一二也无妨。”

  不只是一道喝酒,王七和桓十三,说是兄弟也不为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