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搜索出来的是一个较为官方介绍和一些网站的网友讨论,徐姣没先急着点开那个记录,而是点开了网友的讨论帖,看了一圈后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季珩是美术界大佬,收藏界新星,这都大家统一认可的,17岁考进全国排名前几的美术学院,21岁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在大多学艺术的同学都选择毕业后从事教育道路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断了所有退路,读完研究生后留在国外几年,一心从事绘画创作;大奖小奖拿了无数后,终于让自己的作品挂在了国外尤为知名画展的长廊,两三年前回国后没甚作品的消息,也就最近的一幅画又把他的名声炒了起来。

  虽然说起来他的成功好像小儿科的游戏一样简单,但是网上有人爆料过当年季珩为了出国凑费用,出了很多画挂在商展上当引玉砖,哪怕是低廉的价格也无人问津,这算是他为数不多的消息中一段黑历史了。

  徐姣思索,她不太了解大家对于美学的认知,只是可以想象到在这个跟风式的收藏界里,大家逐渐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审美——认人不认作品。如果是一个出名的画家,大家就会争相欣赏、收藏,在亲朋好友面前、在圈子里,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而那些不出名的画者,他们的画作就不太具备收藏的价值了,最好的出路,莫过于被较为高档的餐厅收购,当成墙壁上一个高雅的装饰,仅此而已。

  这也许是不公平的,但是在上百万、上千万的美术专业人群中,并没有那么多伯乐去赏识出色的作品,一个出色的画家,与其说是在推销自己的作品,还不如说是在推销自己本身。

  这种人的成功,其实远比普通人想象中的难。

  这种社会条件下,有太多名不副实的人,也有更多无法扬名的人。

  想起昨天的那副画,徐姣作为一个门外汉都觉得他一定是当得起他的名声的,只靠着一幅画,就能让人对他身体里蕴含的能量捉摸不清,吊足人的胃口,季珩,他实在是太会展示自己了。

  徐姣从大家的只言片语中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对这个人充满了好奇,可惜八卦不多,帖子没翻几页就没了,她只好点开较为官方的介绍。

  这个网站上个人简介的话语寥寥无几,姓名季珩,年近三十岁,生日未知,祖籍W城,定居城市:无。

  徐姣再往下翻,就是他的称号,和那些数不清的奖项,以及他的画曾经在哪些地方哪些个画展上展览过。

  再点开图册,一幅幅画作呈现在电脑桌面上,徐姣滑动鼠标慢慢欣赏,竟然能从中找到那么一点乐趣来。

  不像是国画那种激情与山水的大家风范,不像二十世纪初被追捧的抽象画那样有着扭曲的线条和另类的色彩搭配,他的画大多是写实派的油画,有废墟般破旧残缺的村庄,有干涸的河流,也有朝气的森林,繁花遍地的庄园,徐姣最喜欢的大概还是前几天看到的那副被命为《惊雷》的画作。

  反复看了几遍画册后,徐姣发现这个人仿佛是在刻意走极端,除了那副惊雷让人一眼震惊,其余的画作,都属于耐看型,或是凄凉得透进血液的凉意,或是近乎不真实的美感。

  这样一个人,可能有着潜在的人格分裂症状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