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赫娜:“这也是我国的愿望呀!”

  黄烨:“其次,是想清楚地知道贵国的想法,我军就可以谋定而后动。无论贵国出不出兵,我军就要根据情况来决定如何抗战。”

  赫娜:“我国的想法……大臣们说不宜轻动耶。”

  黄烨:“那么此行第三个目的,我就是想来说说一些道理。就以刚才的话头来说,‘智、勇、仁、义’四字,虽然是悠久的古训,到今天却依然有其意义。人不智,如何审时度势?人不勇,如何果敢行事?人不仁,以何面目生存?人不义,亲朋也将背弃。所以纵然时事艰难,有智勇相济,难关还会度过;而志士不惜身、不怕死,只因不背仁义风范。”

  赫娜:“说得好呀!”

  黄烨:“说得不好——好象我是老学究了!”

  两人齐笑。

  黄烨:“好吧,抛去大道理,我把现实情况说一说,恳请贵国三思:以现实意义而论,仁就是有爱心,肯关心和援助别人;现在邻国有难,而希蒙军穷凶极恶,犯下无数战争罪行;我国虽远在上部,都不忍坐视。”

  讲到这里,黄烨并没有拿悠廉来说,因为自己刚才有言在先:此来并不算是游说悠廉参战,而是摆摆道理,交流交流想法。

  赫娜低头听着,神情专心。

  黄烨:“义也可说有两层意思,一是重情谊,二是有担当。重情谊,又有担当的人,必能急他人之所难;哪怕没有交情,也为了天下公理,能够奋不顾身。智,很简单就是智慧。以现在看,要想得长远一些而不是单看眼前。历史的教训比比皆是,都是只顾眼前利害而遗祸未来。希蒙特兰强,与它交锋的日子不会好过,这是谁都明白的;但是越怕它,越避它,它越强;别的国家不齐心反抗的话,恐怕亡国都是或迟或早的事情——这可不是耸人听闻!悠廉近在希蒙特兰旁边,想要平安,恐怕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得有勇气,敢于面对强敌。别的国家先不提,如果悠廉愿意加入抗战的阵营,我们现有的六国联手,未必会输。”

  一口气说完,停顿一下再补一句:“您想,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赫娜点点头:“原来是这样。您说的话,很有道理。那么,明天我召两位元帅进宫,一起商议,就让他们率领军队出兵?”

  听这话,黄烨倒是一楞,没想到答应得这么干脆!

  所以虽然自己内心心急如焚,恨不得要赫娜现在就召见元帅们,然后命令今晚就整兵出师;但她已经答应得这么爽快,哪能再提要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