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哦?这我可得听听了!”我探出头来,“你再说清楚点。”

  “不行!你对我的调查工作了解得实在不够,明知道我非得赶上这班飞机,竟然还说什么我赶不上无所谓……”

  “这是因为我不知道有这档子事,你不要这么不讲理!大龙!来得及吗?又有一个悬案在等着火村教授呢!”

  “没问题!就快到了!你们看!”

  一翻越山顶,吉隆坡的市区就出现在眼前,那有如繁星和萤火虫森林般的街灯,就连全世界最高的大楼吉隆坡塔也隐约可见。

  我们虽然还没赶上飞机……

  却彷佛已经进行了一趟夜间飞行。

  【后记】

  当我不小心说出下一部国名系列的作品题目是“马来铁道之谜”之后,竟有幸前往马来西亚和泰国捜集资料。那是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的事了 。随行者有当时的责任编辑——文艺第三部的金田明年先生,和文库出版部的山田亨先生。七天六夜的旅行中,我们去了吉隆坡、金马仑髙原和曼谷,由于行程十分紧凑,两位先生真的帮了我大忙。回国后,我立刻将这趟旅程写成“马来铁道之谜取材记”,以特别投稿的方式,刊登在《IN★CPOCKET》杂志上。

  收集资料的工作告一段落,我也该动笔了。

  ……。

  当我完成这部作品时,已经跨越一个世纪,前后总共花了四年半的时间。这段期间NOBELS和文库的责任编辑各换过一次和两次,大概是因为我发表了捜集数据的纪录,所以常有读者询问此书何时出版,除了讲谈社之外,连其他出版社的编辑也会问“还没写完吗?”令我挺痛苦的。全文好不容易成形,我肩上和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马来铁道之谜》总共用了六百九十张四百字的稿纸,可说是以火村英生为主角的作品中最长的一部,写作时间也耗时最久,奇怪的是这也是我写得最快的一部作品。从我发表写作此书,前往捜集数据,一直到完成,总共花了四年半的时间,但我在二〇〇二年二月一日写下本书的第一行(这可怕的事实我连责任编辑都没说),完稿则是在同年的三月二十二日深夜。期间我为其他出版社写了四十张稿纸的短篇小说,也做了其他的工作,所以真正花在写作此书的时间,应该只有四十二天。这对我来说也是十分惊人的速度,所以我才会说它是我写得最快的作品。(两个月虽然很短,却很辛苦。)

  编辑对于“在那之前催我催得那么紧,我却连一张也没写”,可能会觉得莫可奈何吧!我自己也有同感(虽然在动笔之后,我割舍了好几个构想)。成为作家后,我第一次有这样的体会,我觉得自己瞄准目标后伺机而动,只要时机一到便扣动扳机。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与作品的好坏无关。

  这篇漫长的后记或许让人觉得俗气,但今年(二〇〇二年)正好是绫辻行人的《杀人十角馆》出版十五周年,也就是说,是新本格推理十五周年纪念,我想发表一下感想(不过在讲谈社NOVELS二十年的历史中,新本格就占了四分之三的时间,目前还能处于蜜月期,实在让人意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