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啊,已经过去许久了。”姚太后怎么看指甲都不满意,她将手指搭在扶手上,不咸不淡地说,“郭贵妃已经死了十二年,哀家的铤儿都走了五年了。当年那批人,竟然只剩下哀家和他。”

  冯嬷嬷跪下给姚太后捶腿,不敢接话。恭烈贵妃和靖王就是太后娘娘过不去的坎,谁提谁倒霉。也难怪姚太后意难平,当皇后的时候争不过郭氏也就罢了,好不容易当了太后,明明都胜利了,赵承铤却英年早逝,徒留姚太后白发人送黑发人。而当年所有人都以为必死无疑的赵承钧,却越活越命长,还长成了一只动不得的老虎。

  姚太后如何能咽下这口气。幸好这些年赵承钧风里来雨里去,尚没有留下子嗣。要是赵承钧再生出几个嫡子来,姚太后光怄气就能怄死。

  不过话说回来,姚太后能忍赵承钧怎么多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赵承钧没有子嗣,甚至连正妻都没有。至于那个养子压根不被姚太后看在眼里,不是赵家人,改了姓也改不了皮,做不得数的。

  姚太后并不希望赵承钧有传承,如果他无妻无子,留在西北替谆儿守天下是好事,但如果他有了儿子,那就不一样了。

  姚太后问:“我记得当年四皇子殿下可不是个好说话的人,眼界尤其高,衣食住行,差一点就入不得他的眼。他怎么想起立唐师师为妃了?”

  冯嬷嬷轻柔地给姚太后捶腿,小心道:“唐师师虽然出身不高,但着实长得好。兴许,靖王也难过美人关呢。”

  姚太后听到这里笑了:“他?若真是如此,唐师师倒立了功。只可惜,哀家那位好儿子,不是个会被美色迷惑的人。”

  事关靖王,冯嬷嬷也不敢轻易发表意见。她换了个角度,谨慎地试探太后的心意:“奴婢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姚太后神态倦怠,随口道:“说吧。”

  “靖王府的探子回报,靖王突然立唐师师为妃,全是因为唐师师怀了孕。”

  “怀孕?”姚太后微微吃惊,随即明白了,“难怪,这就说得通了。哀家就说他怎么会有春花秋月的心思,还挑哀家送过去的人。原来,是因为孩子。”

  姚太后自以为看透了靖王府的内情,瞬间胜券在握,游刃有余。姚太后倚在扶手上沉思,冯嬷嬷不敢打扰,静悄悄地替姚太后捶腿。

  静了一会,姚太后缓缓问:“唐师师此人,信得过吗?”

  靖王的事情冯嬷嬷不敢说,唐师师却不是问题,冯嬷嬷十分有把握,从容道:“她应当没问题。她不聪明也不机敏,除了一张脸外毫无用处。她哪有那个胆子背叛娘娘呢?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她有这胆子,也没那脑子呀。奴婢猜测,唐师师是靠着美貌勾到了靖王,毕竟男人么,身体总是抗拒不了美人。谁知唐师师运气好,一举怀了孕,靖王为了子嗣,只能立唐师师为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