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寒冷,忧郁使人不快。穿着军大衣在莫斯科市工农兵代表苏维埃红色大楼前的大地旁站岗的士兵都要冻僵了。在特维尔广场对面的斯科别列夫[(1843-1882年),俄罗斯军队的将领,他继承了苏沃洛夫的训练军队方法。]铜像上结了一层冰,他高举着马刀凝视着士兵。

  “要我帮一把吗?”阿尔秋欣问司机道。司机正在那儿摇动马达摇柄,已有十分钟了。

  “用不着,我对付得了……”小伙子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又接着干。看样子没指望了:一只大黑猫斜睨着汽车,从容不迫地穿过了马路。

  “你乱窜什么!”阿尔秋欣有点冒火了。

  莫斯科苏醒了,一会儿这家,一会儿那家的窗户里透出灯光。满载着劈柴的有轨电车的小轮子发出轧轧的响声。一队赤卫队员经过将军铜像前“德累斯登”饭店走去,清扫工人慢吞吞地走上大街,聚在就近的一家住宅门前懒洋洋地聊天。从这座楼房的阳台上醒目地悬挂着一张极端无政府主义者的宣言书。

  “清扫工们,大搞无政府主义吧!”它号召道,“看门的弟兄们,大搞无政府主义吧!”“囚徒们、扒手们、杀人犯们、妓女们!

  生活在黑暗中的儿女们将成为光天化日下的英豪……大搞无政府主义吧!”

  从那些将要成为“光天化日下的英豪”的清扫工那虚肿的脸上露出的表情看,与其说他们对无政府主义问题感兴趣,倒不如说更对喝上几口酒更有兴致。有几个惯于俯首听命的清扫工用铁锹懒洋洋地铲刮人行便道。

  实在忍无可忍的司机变着花样儿的骂了一通。这阵痛骂好象降服了汽车发动机的反抗,马达呼噜呼噜地响了起来。

  “可以走了,科萨切夫斯基同志,”司机说,“只是请您把烟掐灭,免得引起爆炸。这可不是一匹马——是机器。”

  阿尔秋欣的个头很高,身材魁梧,肩上垮着一支短枪,他给我打开车门,“请吧,列昂尼德·鲍利索维奇。”

  这位西伯利亚人的动作很得体,他毕竟是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副官。

  “穿过斯达列什尼阔夫大街,然后沿大德米特洛夫卡往前开吗?”司机问道。

  “是的,”阿尔秋欣肯定回答道,“怎么能走特维尔广场呢?难道蹦过去,路面全都翻浆了。应当让庄稼汉来干,换下那些不爱劳动的小市民。庄稼汉们会一下子把路都铺好的。可这些人能干什么呢?连钢钎子都握不住……”

  说实在的,克里姆林宫离得很近。然而,阿尔秋欣却认为,莫斯科民警局苏维埃副主席外出办公事,那一定要乘坐小汽车,何况这部车子在十二月份就拨给我们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