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没过几天,形势就发生了逆转,不但再也没有称赞真知子,反而抱怨她给报社闯了祸。原来,当地居民看了刊登着真知子的文章的报纸以后非常反感,到处串联,掀起了一场“不买《县民新闻》运动”。一家无聊小报把此事添油加醋地报道出来,弄得全体市民都知道了。真知子写的文章没有错,可是产生的后果对于经营状态并不太好的《县民新闻》来说犹如雪上加霜。报社领导不得不到发生幼儿溺水事故的居民小区去,虽然不能说是登门道歉吧,但又是解释又是鞠躬的,说什么“那篇新闻记事也许是有点儿感情用事了,写那篇文章的记者是个还不太懂事的女孩子,大家多包涵”。

  真知子受到的伤害自不必说,紧接着,《县民新闻》陷入了空前的窘境。

  小小的骚乱让别人钻了空子。在日本全国都有名气的《东洋新闻》趁机在鹰见市展开了强大的订阅攻势。什么“订三个月送一辆自行车”,“如果是停了《县民新闻》改订《东洋新闻》的,除了送自行车以外再加一个打气筒”。强大的攻势犹如二战时期希特勒的闪击战,差一点儿把《县民新闻》彻底摧毁。

  敌人还不只全国性大报,县内的《县友时报》也行动了起来。《县友时报》一直在跟《县民新闻》争夺读者,现在更是大肆招募记者,扩大版面,还搞什么免费赠送。

  《县民新闻》不但没有还手之力,甚至连防守之功都没有。既没有送东西的闲钱,也没有增加记者所需要的资金。结果在无力遮挡的情况下。被对手打了个鼻青脸肿,仅仅三个月,就损失订户五千多。所以,鹰见市最近发生的这个杀人案,在《县民新闻》经营者眼里,是一个收复失地的好机会。

  来一个“本报特别消息”,绝不能输绐别的报社,详细报道事件经过,吸引读者眼球!号令不但发到了编辑部、记者部,还发到了领导办公室乃至征订部门。蹲在县警察局的四名记者,由年龄最大的真知子负责指挥。记者部主任东田则集中精力编写本县大案要案史实,领导上认为这本书是可以赚大钱的。

  版面设计搞得非常抢眼。杀人案发生的第一天和第二天,《县民新闻》就把所有有关政局的消息推到第二版,用头版头条报道,从第三天到今天连续四天占用社会版头条。当然,发生在本地的事件,地方性报纸确实应该比全国性报纸报道得详细些,这是地方性报纸赖以生存的基础。

  光天化日之下,一个26岁的主妇被捅数刀身亡,罪犯却逃得无影无踪。杀人事件属于一级事件,连续占据头条位置并不奇怪。不光是《县民新闻》,《东洋新闻》和《县友时报》也在热炒这个杀人事件。

  真知子发动了汽车却没有开走,她把椅子放倒,闭上眼睛躺了下来。她的眼睑不住地颤抖,身体里边好像有很多虫子在爬,虫子们无数的触角和毛茸茸的腿刺激着她的神经,弄得她烦躁不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