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情形不对,乾清赶紧丢了茶钱在桌上,在众人赞赏的目光下速速退场。一向爱出风头的他,第一次觉得脑袋发懵、脸颊发烫,远远听得小二在他身后喊着:“哟!夏公子喝茶,我们免单嘞!”

  乾清像个傻子一样冲了出去,走到街上。太阳还是那个太阳,但是路人的目光都变得不一样了。

  不过是相隔一夜,乾清觉得他不认识这世界,可世界好像全都认识他了。

  他有点难以接受这种转变,简直要抱头鼠窜,便灰溜溜的走在街头建筑的阴影里,直奔监牢。走过一路,乾清震惊的发现几乎所有大茶馆门口都挂着“青衣奇盗之庸城记事真相”的招牌,里面都挤满了——这些招牌像是雨后长处的笋,一个一个莫名的冒了出来。

  乾清长这么大,没见过这种场景。仿佛自己一夜之间脱胎换骨,不再是个败家子,成了江南箭神夏乾清。

  除了他之外,转型最成功的人自然是易厢泉。

  他从一个来历不明的、神出鬼没的人,变成了一个神乎其神的断案圣手。小衙门、大理寺,统统由得他呼风唤雨,智慧却不及他一人。

  一夜之间,易厢泉的入狱,成了汴京城十年难遇的大冤案。

  注:

  (1)“登州阿云案”是北宋历史上一件著名的案子:“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年-1086年),登州女阿云在母亲死后服丧期未满时,由尊长作主,与一韦姓男子订婚。但阿云嫌其长相丑陋,便趁其晚上独自就寝于田舍之时带刀去杀他。因阿云力气小,十余刀未能将其砍死,只断其一指。知府以母丧期间婚约无效,按普通案件判徒刑,审刑院、大理寺以违律为婚、谋杀亲夫的罪判死刑。官司打到神宗那里,皇帝让王安石,司马光论断,王安石支持知府判罚,司马光支持大理寺,朝中有1年多的争论,最后神宗裁定为三十七年徒刑。”

  第三十一章 所谓金盆洗手

  在说书场地外面的角落里,坐了一个穿斗篷的人。汴京城的天是很冷的,因此遇到这种裹得严实、连脑袋都罩住的人,也不足为奇。

  是鹅黄。

  她坐在场子里,听完了整场说书,随后冷哼一声,丢下茶钱匆匆地转过街角,回了青楼。

  待进了房间,鹅黄将斗篷换下,走到炭火盆前面烤冻僵的手。盆中是新碳,一块块的,烧得火红。金色的炭火盆闪着微光,却映的她的手无比的晦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