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历史既定,没能改变。故此,身为“蛇王”的常先生最终败走麦城,成了二十世纪全球军事史上最大的笑柄。换句话说,常先生虽然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以“国士之礼”对待张全中,张全中却没有以“国士之战”报答,辜负了大人物的信任与重托。

  此时此刻并不是说故事、听故事的最佳契机,但张全中愿意说,我就愿意听,否则就要死去这个机会了。

  他说的是中国二十世纪中页最隐秘的一段历史,只有了解这些,才明白蛇为何败亡海上、龙为何决胜中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身为一名奇术师,如果忽视这些,离天诛地灭之日也就不远了。

  第429章 三顾茅庐胡不归(3)

  “常先生许我以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并称事成之后,将太行、王屋、终南、昆仑四山以国家政令的方式册封于我,助我成为‘中原奇术之王’,做数万名中华奇术师的第一领袖。当时,他的确有那种权力,连天下都是他的,他岂能没有封疆裂土的气概?第一次他到草庐来的时候,我已经将他的生辰八字引入河图洛书,计算到他有‘百谷山川、封地万里之相’,所以到他第二次、第三次造访草庐,我就慨然答应,为他出手一次。说起来也真简单,他只不过是要我效仿当年的荆轲,带山河地理图东渡扶桑,刺杀当时的日本大人物。这件事对我来说,就如同探囊取物一样,只要经过精密计算,将刺杀过程的几百个环节如钟表机芯一样精密组装起来,最终取人性命那一刻,不过是举起一把苍蝇拍,消灭一只嗡嗡碰壁的小苍蝇而已……”张全中说。

  我下意识地轻轻点头,他打的这个比方十分恰当。彼时,日寇在中国大地上顺利推进,捷报连传,大概日本大人物根本想不到会有中国人孤军深入冒死行刺。再说,大人物身边全都是甲贺派、伊贺派顶尖忍术高手,这些人是行刺的大行家,根本不惧怕中国派来的刺客。

  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如果张全中真的按照常先生的吩咐一击成功,那么二十世纪的亚洲局势就改变了。日本一败,邪恶轴心国剩余的德、意两国也会遭受沉重打击,也许二战提前就结束了。

  世界上没有“如果”,日本大人物并未遇刺身亡,二战历史一直拖到了1945年,而世界人民遭受的战乱之苦也长达足足十年之久。

  “在我眼中,常先生就是秦始皇再世。”说到激动处,张全中双手轻拍瓦垄,似在为那段三顾茅庐、明君忠臣的燃情岁月敲打节拍。

  他将常先生比作封建社会的开宗之主秦始皇,这一点我无法苟同,但也不想反驳。每个人对历史人物的理解不同,充满了主观思想,没必要强求统一。

  “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故?”我问。

  张全中长叹,引用了一首革命诗中的前两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我意识到,那变故一定跟静官小舞有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