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栋也跟了进来,见我们看着那面墙与墙上挂着的红色丝绸,便忙解释道:“这是功德壁,作用和其他地方的功德簿差不多。咱山丘镇民风彪悍,所以这道观落成后,很多人捐了香火,都想在这墙上留个字。后来这里的老道就想了这么个馊主意,挂上红绸,大伙都在这红绸上留字。写满一块,又加一块,也算是循环使用这功德壁的好办法。”

  我笑了笑,大致明白了长歌之前那句话的含义。我率先往前走去,并对身后的他俩说道:“那现在,我们就用点蠢办法,看看能不能在这上面找到林珑或者姚沫来过的痕迹。”

  长歌叹了口气,默默跟上。王栋却对着这大殿供着的那三位大神跪下了,很严肃地磕了几个头:“老君啊老君,我们就看看,您老不会介意的!”

  这间被命名为“大殿”的房间有一百多平方米,却只有一盏100瓦左右的灯泡孤零零地挂在中央。深秋的天黑得比较早,就算是我们这南方滨海小城也难以幸免。面对着好几面四米多高写满名字的红绸,想要在其间找出我们所想要的字来,很有些吃力。

  尽管如此,我们仨还是一横排站在这堵功德壁前,认真地看着那些密密麻麻且潦草难看的签名。所幸位置比较上的红绸上空空荡荡。而一人高的位置,我们略微靠近点,还是能够借助微光将一个个签名看个清楚。

  这样层层叠叠的红绸,有四五十块吧。到老刘喊我们去后院吃饭时,我们仨也还只翻了不到小半。我忍不住对王栋嘀咕了一句:“就一座坟山,有这么多香火吗?”

  王栋笑:“问题是,这道观是新中国成立前就砌在了这里,破四旧那会儿,镇上几个老太婆把当时已经有了三四十块的红绸偷偷藏了起来,之后政策放开了,才重新挂出来的。”

  “难道这上面有些签名,还是几十年前的人留下的吗?”我问道。

  “可不是吗?”站在一旁等我们随他去吃饭的老刘也笑着插话道:“你们瞅瞅那些看不清的墨汁印,大部分都是旧时候的人留下的。如果贴在鼻子上闻,还能闻到墨汁的臭味。”

  “也就是说,越往后一点的绸子年代就越远啰?”我扭头过来。

  “都打乱了。现在的人用的笔小,写出的字也小,占地方不多。写大字的旧绸子上还有很多空白的地方,所以都被再次挂出来,给现在的人写写,也是好事啊!”老刘答道。

  我又看了还在那些绸子上仔细寻找的长歌一眼:“喂!听到没?几十块这样的红绸,几十年的人们在上面的签名。就算找到了林珑确实来过的痕迹,又有什么意义呢?走吧,走吧!先去吃饭吧。”

  长歌回头,对着我微微笑了笑:“问题是,我回来的这一个多月里,连林珑去过哪里的痕迹,也没有捕捉到丝毫呀!”说完这话,他摇了摇头,跟着我们朝着后院走去。

  刘叔与那位老妇并没有和我们一起吃饭,而是在后院一旁的厨房里摆了张小桌子自顾自地吃着,小声说着话。老妇望着刘叔的眼睛,始终是眯眼笑着,有着情愫从中溢出。而世故的刘叔看对方的眼神中,也洋溢着丝丝情义。

  他俩的亲密举止令我内心深处那些缩在角落里的柔软,又开始微微蠕动。天已经暗了,我与戴琳约定的夜已来临。看来,我又要与之错过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