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是个苦命人啊。没想到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里,老婆婆竟然写得这样一手的好字,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她的出身是有多么的不平凡。

  第一行开头写着:“尽皆悲惨事,托予郎君知。”

  第二行写着:“生死无所依,患难难连枝。”

  第三行话锋一转,变成了:“菡萏虽香,生于淤泥而不染,难逃草鲤嬉戏,不如化为坟头草,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得风骨,死不足惜。”

  我看得没头没脑,不过总算是看懂了一点点,应该是这个女人和丈夫分离,然后日日思念,分离的这段过程中或许是受到了什么伤害,虽然自身力求像莲花一样的洁白,但是还是被人欺负,所以最后干脆存了死志,以死来证明自己的不屈。

  第一页就记录了一件事情,他的二儿子娶亲了,她心情很开心,但是丈夫不在家,只能一个人操持家务,四处借钱借米来设宴请客,不过有几个地方,她描写的让我心惊胆战,不似真正的喜宴应该有的气氛。

  这本是一场喜庆的婚礼,虽然整个过程有些寒酸,虽然米面都是借来的,但还是不能否认,这就是个非常好的日子。

  女人的二儿子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十八岁这年邻村的姑娘意外的看上了他,两个人情投意合就在了一起,那个年代谈恋爱是不可能的,所以小伙子干脆咬咬牙,央求自己的母亲给说了这门亲事。

  因为这小伙子人品不错,哪怕是家境贫困,女孩家也没有过多的为难他就将自己的姑娘许配给了小伙子。

  婚宴在傍晚举行,这个时间是姑娘选定的,小伙子一家也没有想太多,晚上就晚上吧,白得了一个新娘子,就算是半夜举行又能怎么样呢。

  结果说是傍晚,其实是到了太阳落下后的黄昏。

  宾客不多,也就隔壁邻居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当初订婚之前两家人就合计过了,反正离得也不远,干脆两头的婚事一起办好了,这样还能省下一笔开支。

  小伙子从来没有见过女孩那边除了父母以外的娘家人,就连去提亲的时候都是冷冷清清。

  喜宴简陋的有些寒酸,小伙子兴奋的走前走后,心中全是满满的幸福,但是开宴了半天,还是没有一个娘家人到来。

  女人慌了,拉过儿媳妇一问,儿媳妇却是一言不发,低着头抹眼泪,目光还有些闪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