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得罪得罪……”那人应和着。

  我装笑了一下,心里却不禁一怔,为何这杯子为空,却能让我听见婴儿的哭泣?难道它就是传说中另外一只婴音杯?

  我赶紧轻微地动了动手腕,好在那只箱子还在。

  2

  那怀孕女人的脚步又一点点走近,她端下那只酒杯,又端来一杯新茶。

  屋子里的熏香之气似乎渐近浓重,Ⅴ⒐㈡这么熟悉的香气一定在哪里嗅过。“是那里吗?”我轻轻地嗅着,又在心里暗暗地否定,“不是,神相似但韵不同,那会是什么呢?”

  讲故事的人突然猛咳了几声,手中的念珠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他不禁感慨了一句:“老了,老了,一经风,这身子骨就顶不住了。”

  我赶紧端起酒杯掩饰一下,没顾上搭腔;那酒杯中的味道,说茶不茶,说酒不酒;对于奇怪的东西,我一向很难接受,但或许他此刻正盯着我,这杯东西我是定要品一口的。

  在浅浅地啜了一下之后,讲故事的人心满意足地说道:“既然说到老,我就给你讲一个关于衰老的故事吧。”

  也是清朝晚期,江浙普陀山南坡脚下有一座专供行人休憩的宅院,这座宅院很特别,免费为路人供茶水,好似在佛庙之下特地行善好施。为了积德求福,院里所有服侍茶水的侍女身材都很婀娜,但脸上全都罩着白纱斗笠,白纱长长地垂到肩膀,把整张脸都遮挡起来,而且从来没人听见她们开口说过一句话。

  附近镇上的男子,不管单身的还是有妻室的,每次去庙中上香,不惜绕路也要来宅院里歇息片刻,就为了看侍女们的身姿;据说曾有胆大好事之徒悄悄掀起过一个侍女的面纱,但之后再也没人见过那人,也没有任何侍女长相的消息流传开来。

  有一年的农历四月初九,一个年轻书生春心荡漾,前一日佛祖生日,他去山中庙宇烧香求取功名吉签时,路过那座宅院,顺道进去喝了碗淡茶。在他出门之时,无意间瞥见宅角一座二层阁楼的窗户打开着,里面有个年轻女子的侧脸,那女子似是在低头绣着什么东西,脸颊红润,发髻蓬松地梳在脑后。

  书生自从看了那女子一眼,便已魂不守舍,他发现自己读了那么多经史子集,却找不出一句话、一个词能形容这女子的美丽。书生回到家中,搜肠刮肚了半天,想吟诗赋词一首,却连一个字都没写出来,他的脑子中只剩下那个侧脸,魂牵梦绕,夜不能寐。而且所有人都不信他曾在宅院里看见过女人的脸,因为从来不曾有人在那里见过宅院的女主人或者侍女,书生结结巴巴地与众人理论,反而落得一身耻笑,于是他专程前去拜访,求与那女子一见。

  初九已非吉日,宅院大门紧闭,门口也无半个脚印,到处冷冷清清。书生毕恭毕敬地敲击那家宅门,半晌却毫无动静;书生悻悻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开,没走几步,却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熏香,不似普通的香气,那香气仿佛细雨直接浸入肌肤,让你闻到就想看到,看到就想触摸。

  这是何等奇妙无比的香气。书生感慨着,转身再度敲门,未果,一股强烈的念头支持着他绕到宅院的后面小门,那小门虚掩着,上了一把锁,但锁不知何故没有扣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