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者(四部全集) 第46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未曾想,女婴这一觉居然睡到了晚上八点多钟,而且,婴儿一醒就开始哭闹。根据阮桂花的经验,这绝对不是正常的哭闹,而是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婴儿甚至因为哭闹而产生了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的迹象。不明所以的阮桂花连忙把婴儿的衣服掀开,检查婴儿哪里出了问题,结果在婴儿的侧胸发现了两个正在渗血的红点。

  惊吓之下,周才和阮桂花连忙把孩子送到了乡卫生院进行检查。医生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对胸部红点的接触,会立即刺激婴儿大声哭闹。无奈之下,医生要求对孩子拍摄x光胸片。虽然x线对婴儿的危害比较大,但是查不出原因总不是办法,周家父母也只有含泪同意。

  没想到x片拍摄出来之后,更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原来,婴儿的胸腔内,居然有两根细细的针,胸部皮肤的红点,应该就是针进入体内的入口。虽然婴儿的右肺形成了气胸,有呼吸困难的征象,但所幸的是针并没有伤及大血管和心脏。为了不在路途颠簸中改变针的位置而伤及性命,乡卫生院紧急联系了市立医院的胸外科医生赶来,利用胸腔镜对婴儿进行了提取异物的手术。

  好在手术成功,婴儿的性命保住了。家长这才想起事情有多恐怖,于是连忙打电话报警。

  既然确定了婴儿一直在摇篮里昏睡,摇篮里不可能遗落缝衣针,而且婴儿体内取出的针也不是普通的缝衣针,所以这基本就是一起故意伤害婴儿的案件了。民警在搞清楚前因后果之后,最先的想法是为什么婴儿一直昏睡,而没有哭闹,所以提取了婴儿的血液送检。几个小时后,血检结果是婴儿服用了安眠镇定类药物。

  派出所随即将案件移交刑警队立案调查。

  以刑警队为主、派出所为辅的专案组随即成立,专案组最先寄希望于刑事技术部门能够在现场提取到相关物证来证实犯罪,可是现场窗户、门、地面和摇篮等载体都很差,无法提取到有价值的线索,甚至连有没有人潜入室内都不好说。所以,专案组最先对周氏夫妇进行了审查。虽然没有好的证据来证实或者排除是周氏夫妇自己作案,但是显然他们俩动机不足,而且负责审讯的侦查员也通过直觉否定了他们作案的可能。

  于是,刑警队又将调查范围转向了和周氏夫妇有社会矛盾关系的人。可是,因为什么仇恨,才会对婴儿下此狠手呢?专案组一时也摸不着头脑。毕竟人生活在社会上,鸡毛蒜皮的小矛盾不说则已,一说能拉出一大串。因为对矛盾深度定性不足,所以一时半会儿专案组也说不清该重点调查谁。

  另一条线,针对这两根针和安眠药,专案组也在开展工作。经过成分鉴定,确定这两根针是银质的毛细针,有说法说,这就是传说中中医疗法经常使用的细银针,只是针柄部分被去除了而已。于是,专案组又将目标转向了镇子上可能从事过中医的人,结果也是一无所获。另外,对于婴儿体内药物的鉴定显示,确定是有少量的巴比妥,这种常见的安定药物,在镇子上很容易买到,所以对于购药群体的调查,依旧是大海捞针。

  也有专案组民警提出要对周围的监控进行调取,可是办案民警在现场方圆数公里走了一圈,除了大路上几个交通摄像探头外,村镇里根本就没有摄像探头的存在,根本不能锁定现场周边的影像。

  调查工作走进了死胡同,但刚刚诞生的婴儿被人伤害却不能破案,周氏夫妇无法理解和接受,几乎每天都要到派出所发顿脾气,出出气。派出所自知理亏,也没有办法。

  在这个时候,有派出所民警提出几天前尹家失踪的女婴会不会也是遭此毒手。可是,两个案子除了侵犯的对象群体一致以外,没有任何可以串并的依据。而且,尹家的女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女婴的母亲孟姣姣甚至都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天天在家里以泪洗面,寄希望于孩子被人贩子偷走,还有活着找回来的可能。

  2

  专案组坚持不懈在努力,但缺乏甄别依据,案子的侦办工作一直没有突破。就这样过去了十天,9月1日的早晨,是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没想到一大早,就出了一件震动全镇,甚至震动全市的案件。

  一小学女生因为父母上班早,所以早早抵达学校。大约早晨六点半,女生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发现保安室门外有个异物。走近一看,差点儿没被吓死,原来是一个坐在地上的女婴。从乌黑的嘴唇来看,女婴已经死去多时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