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侦探推理] 《古城老宅诱发连环凶案:密室》作者:陈建波【完结】

  第1节:第一章尘封的谜团

  第一章尘封的谜团

  (一)

  密室是在拆李家宅楼时发现的。它隐藏在宅邸后花园西式小楼北侧的墙体里,上半截高与底层天花板齐平,下半截却深嵌入地下,建筑材料除了糯米浆青砖外,还用了高标号的水泥,坚固程度令人匪夷所思。拆迁工人在楼内拆卸完樱桃木墙板后,觉察出了异样。那一排高过人头的护墙板壁依附着的光秃秃灰色墙面上,赫然有一扇厚实的木门,门的四面镶着铜边,把手也是纯铜的,绿莹莹布满了铜锈,显示出年代的久远,俨然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诡异。

  拆迁工作立即停止,一直伴随监督拆迁进度的文物局派驻工地的人赶紧向有关部门汇报,并请求警方配合保护现场。这处占地若干亩的旧宅虽然早已面目全非,但唯有这民国早期建造的洋楼大致保持原状,几十年间久住着位因战伤离休的单身老军人。他前年病逝后,无人继承房产,被房管局收回至今空置。这幢楼房由于砌造年代远远落后于本宅的其他建筑,故而起初并未得到文管部门太多的注意。此刻暗门一出,意外惊喜非语言所能形容,当即进行破门探查的准备工作。

  这个发现一小时之后,便被吴陵市媒体得悉。鉴于市政府本年度打造“文化吴陵”的施政方案,电视台、报社纷纷派人赶赴现场,想抓住第一手素材,好好报道宣传一番。

  暗门是上午九时发现的,中午十二点,武警早已将李宅废墟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市政府官员、专家全部到达。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车驶入警戒线,主持人手执话筒开始进行现场追踪采访。相关的文物、文史专家在媒体记者们簇拥下进入楼内,来到那堵暗门前,大致观察之后,向记者们介绍这座楼的来历,以及它的特殊之处。

  此楼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由留洋回来的李家三少爷李元中出资建造,当时吴陵城中都唤它为三少爷的楼。三少爷的楼当初另开一门朝外,并配有汽车库,用以停放那辆本城独一无二的别克汽车。属于城中的稀罕景观,辉煌一时。数十年之后,这里早已物是人非,新鲜事物也成了老旧的破烂,被深封在高墙大院内。谁曾料想,到最后拆房时,才显山露水将这样的秘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扇暗门之内所藏,是李家传说中富甲一方的浮财吗?抑或还有别的什么更加令人震惊的珍贵物事重现人间?

  所有的谜底都在等待着开门之后的揭示。热闹了一整个下午,经过紧急磋商,决定于次日上午正式开始探查那扇木门背后的秘密。

  第二天一大早,好奇的居民早已将这处废墟挤满,围着隔离线议论纷纷,猜臆着重见天日的将会是些什么东西。吴陵市文物局临时组建的勘查小组正式入场。吴陵电视台现场直播开门探宝的全部过程,那份热闹劲儿,比之于全球直播的埃及金字塔密室开启节目毫不逊色。

  第2节:第一章尘封的谜团

  勘查小组接近了木门,当先一人戴上手套,握住门上把手,试探性地扳动了一下。锁内机簧居然保持着灵活,咔嚓一声松动了,微微敞开一条狭长的缝隙。也许是太过轻松的缘故,开门的人愣怔了一下,深深吸口气,松开了把手。木门吱呀一声响,向里轻悠悠地让开,暴露在视线里的,是沿着楼檐上方气窗里斜射入一缕阳光。带扶手的台阶向地底倾斜延伸,尽管没有灯光照明,但尽数被那束阳光映射得清清楚楚。

  暗门背后,居然不是人们想象中阴晦可怖的暗室,而是纯高度超出底层,且更向下拓展空间的一个大房间。房间里,靠南放置着张式样别致、镂花刻蔓的大床,漆色不变。床顶垂落而下的,是一顶褪色泛黄的蚊帐,遮得严严实实。帐内,被窝枕头形状整齐,丝毫不显凌乱。床边是一张花式繁复的梳妆台。台面蒙尘,但依稀还能看得出口红、粉盒、眉刷的轮廓来。更为惹人瞩目的,是床前帐下,平整整摆放着一双高跟鞋。虽然皮色已糟但仍旧可以辨认得出它昔时精致优雅的模样来。

  这扇门的背后,居然是间女人居住的寝室。所有物件一应俱全。甚至,还遗留了那样一双昔日里足以撩人心魄的女式皮鞋。这样的结果,令文物专家们大失所望。他们在地底每一寸角落翻寻,结果没有一件能入他们法眼的东西。但是,这景象却令另外一些人浮想联翩。密室藏佳人,何等香艳美妙的一件事情!李家三少爷在自己的宅楼下设置了这么个机关,意欲何为?难道,他煞费苦心地要潜藏的女人非同小可,不能为外界所知,否则会给他带来难以设想的后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