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应叔摇摇头,说:“你不懂,别是一番风味呀!”

  第39节:第二章来历不明的人们

  两人正聊之际,外面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几位宾客,男男女女走到老爷子面前来,握手问好。应叔一边寒暄,一边低声问了范黎几句话。亚菲坐得虽然远了点,但敏锐的听觉还是捕捉到了两句。一是“还没结婚,勉强了点。”二是“姓范的终是要有这番豪气,一雪前耻。”

  范黎脸上凝重,聆听教诲般点头,全然不是平日里翩翩公子哥的样子。亚菲身处在这样的场合里,无聊且疲倦。男友在那边陪叔父谈心,和所有的来宾一样,形成了一组巨大的屏风,将她围裹在中央,几乎快透不过气来了。

  (八)

  樊家书坊案件发生三个多月后,在初夏时分似乎可以结案了。刑警队打来电话,通知黎帆过去面谈。黎帆从对方轻松的口气中,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他交代完工作后,在楼下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公安局。刑警队在大厦五层靠右的位置,出了电梯,便有认识的刑警招呼他进了一个小型会议室里。

  长圆形会议桌的一边,是负责本案的刑警队长和手下几名干将。他们的对面,孤零零坐着位黑衣黑发的年轻女孩,雪白的肤色、精致的五官、冷漠的眼神,一下子引起了黎帆的注意。他心里情不自禁地赞叹了一声:真美!

  这样美丽的女子,倘若走在吴陵街头,无疑是要令整条大街增色不少的。说句实话,他并不是少见多怪的人,身边经常接触的女子,漂亮的不在少数,像亚菲、吕娜,也绝非寻常姿色。可是,这眼前静如塑像般的女孩,无论是五官的组合,眉宇间的韵味,还是身上得体的装饰,都透露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来。这样的女子,在眼下这年头,是件稀罕的艺术品,可遇而不可求了。

  刑警队长没有料猜到他心里的惊叹,站起身来拍拍他的肩膀,指指那女孩,介绍道:“这位樊小姐,是樊先生的女儿。”

  黎帆心头格登了一下,下意识地颔首致意。女孩勉强微笑一下,拂了拂瀑布般垂于额前的长发,说:“樊小云。”

  黎帆此刻心中的意外和惊诧,如同破空而来的一块巨石砸进了平静的湖面,浪花四溅,涟漪激荡,混乱不堪。他竭力想理清这中间的头绪,但是却无能为力,只能等候这杂乱之象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步平复。

  刑警队长介绍说,樊先生离世之后,因为他的身份问题无法确定,这件案子悬而未决了很久。前两天,广州公安局发来邮件,确认樊先生是80年代末归国的华侨,曾在罗湖口岸留下了进埠记录,并在广州购房,目前由在广州某大学读书的女儿樊小云居住。警方当即和其所在大学联系,得知樊小云已经毕业,在广州某外企工作。经辗转查找,终于通知到了她本人。樊小云次日便赶来吴陵,向公安局查询父亲死亡的确切情况。她的出现,给处于迷茫中的破案困局带来了契机和意外之喜。至此,公安机关终于弄明白,原来樊先生之所以四处调查不着,其真实身份居然是海外归来的华侨,所以任何的居民档案中也难觅到记录。可是,他在广州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要持着假身份证隐匿在吴陵城内这么一块偏狭之地开书店呢?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出于何种动机?

  第40节:第二章来历不明的人们

  但,樊小云对于父亲的行迹也表现出迷茫之色。她只知道他在内地开店铺做生意,至于究竟何种行业,并不知情。她是在七年前随父亲回国的,起初几年,父亲经常回广州来看望她。自从她进入大学念书后的近三年,父亲就完全从她的生活中淡漠出去了。虽然偶尔也会有封信来,但是却没有具体落款地址。她只知道父亲在长江中下游某个城市,具体情形却模糊难清。所以,吴陵公安方面提出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得到解决。本来就扑朔迷离的案情,更陷入到了蒙蒙迷雾中,艰深难辨了。

  黎帆不动声色地听着介绍,望着对面的美人儿,感慨起造化弄人来。像樊先生这样外表粗豪之辈,居然生了个冰雪般的绝色女儿,莫非,他的老婆是个美貌佳人?想到这里,他向那女孩提问,她的母亲在哪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