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律师意外地看看他,说:“你不知道,自己是李家的后人吗?李老先生指定我们找你,那是因为你是他的侄孙。”

  黎帆惊诧了一下,笑道:“我自姓黎,他自姓李,怎么一夜之间成了他的侄孙,就是说书编故事也赶不上它的变化呀!”

  方律师从随身的皮包里取出一叠资料,草草浏览,说:“据一年前李老先生委托私家侦探来吴陵进行详密调查,你的父亲黎远自,母亲戴淑芳,祖父李至中、祖母李邱氏。1947年后,李至中远避广州,1949年独自赴台,于1972年病故于台北。祖母李邱氏、父亲黎远自先后在1961年和1973年亡故,戴淑芳携子返回吴陵,住在近郊农村。为避祸事,‘李’姓取谐音改为‘黎’。可惜,你的父母去世太早,没有把这一段告诉你吧?”

  黎帆默不做声,凝视着这个陌生人,好久才嘿嘿笑了一声,摇头说:“真正像是传奇,捏造的痕迹太重,令人匪夷所思了。”

  方律师微微笑道:“黎先生先不要下武断的结论。眼下,我来吴陵只是初步和你沟通一下,远在海外的李老先生嘱托,他日后是要落叶归根,归葬吴陵的。所以,先行探明吴陵地面上的底细,是为不久的回归打个前站。至于地方政府方面的联系,自有我们负责,暂时不会惊动你。”

  两人交谈也不过半个小时,然后来客起身告辞。黎帆送他到了电梯口,临行之际,方律师颇为诚恳地握住他的手,叮嘱道:“李老先生对你还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你能够认真查询一下自己的身世来历。李家留在大陆唯一的后裔,日后的风光是不可想象的。”

  黎帆颔首致意,目送着电梯门缓缓闭合,载着此人下楼远去了。这时候,他心乱如麻,慢吞吞走回办公室,坐下来默思许久。他的面前,放着一本《笠川笔钞》。这是从樊家书坊得到的两本书中的一本,那本《晓月轩笔记》留在家中。两本书载的那篇李从龙劾魏忠贤文,他已经看过一遍,并未从中得到什么有效的信息,也更加弄不清楚章先生将它刻意写入信中的用意。

  第57节:第三章纷乱如麻

  李从龙劾魏忠贤文,指的是吴陵李氏始祖李从龙就任吴陵县令时,向朝廷举疏弹劾当权太监九千岁魏忠贤贪赃枉法的奏文。文内,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揭露魏忠贤指使爪牙在淮扬一带税赋重区截留盐税、赈灾粮饷,立穴为巢,窝藏赃银的种种罪行。此文文笔精到,大有唐人遗风,不愧是进士出身。但是,这一切和章先生过去所叙述的,完全一致,并没有新鲜的信息出现。

  黎帆闷坐了半晌,脑子里想着这位老先生居然会是自己的先祖,冥冥之中,会是哪一根线搭错了方向呢?方才登门拜访的这位方律师,其彬彬有礼的言谈,揭开了笼罩在他头上久久难以散去的谜团。他,黎帆,应该姓李,叫李帆。是李氏家族遗留在大陆的唯一后裔。在海外尚有一位叔祖向他摇动认祖归宗的旗幡。这位李纯中老先生,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李三少爷吧?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他的祖父就有可能是李大少爷或者李二少爷。这样一来,李氏家族三兄弟的去留、下落,便有了一幅清晰脉络图。而他,黎帆,假设身份一旦被证实成立,那么许多问题便因此迎刃而解。

  从李宅密室被发掘出世的那天起,他便陷入了一连串奇怪的事件当中。这些事情,有的是有人故意为之,有的是偶尔发生。但不管怎么说,都和他密切缠绕在一处,不可分割。樊先生为什么吊死?章先生为什么猝死?章先生对于李宅密室为什么显示出这样异乎寻常的兴趣呢?还有,樊小云对自己的诘问,其实在这里也可以找到答案。樊先生这数年来对自己的接近、交往,都是有目的的。就因为自己可能是李氏后人,因此而有别的图谋?

  黎帆此时不由得出了身冷汗,犹如一只猎物陡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困境,以及黑暗中悄然瞄准自己的枪口。所幸的是,那猎人已经先于猎物被其他更为复杂的原因所消灭了。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未危,螳螂先死了。那么,那只隐蔽在夜幕中的黄雀又是谁呢?它比之于螳螂更为致命,更为强大。

  (七)

  亚菲自从那天有意无意邂逅黎帆之后,便再也没见过他。在此之前,真如所猜测的那样,她对那个不知来历美丽异常的樊小姐,动了莫名其妙的醋意。事后,当她自己陡然清醒过来时,不觉脸上现起了红晕,为自己内心里还有这样的感觉而羞惭。同时,她明白过来,自己对于黎帆竟还有几丝不舍之意。这个普通文雅的男人,无论何时何地,总能在某种情形下微微触动一下她原本幸福快乐的心情,暂时地陷入到内疚、惭愧之中。不过,好在范黎对她的宠爱是无微不至的。她的喜怒哀乐半分也逃不过他的视线。

  现在,在范黎住处的客厅里,正独自翻阅杂志,喝着红酒的他突然抬起头来,微笑着问道:“怎么呢?这会闷闷不乐,是工作不遂心了,还是谁得罪你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