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17节:第六章神秘水镇的离奇婚礼

  黎帆思索着他的话,问道:“是不是1942年,苏鲁皖游击总部驻扎在朱家镇时发生的事情?”

  老者意外地看他一眼,说:“你是有备而来啊,连时间都摸得差不离了。只不过有点误差,苏鲁皖总部撤离朱家镇之后,这里成为真空地带。日本人,新四军,都想吃这块肥肉。可是,彼此都互为忌惮。这块地方,后面山区里有苏鲁皖的残部,山脚下的平原上,是日本人的地盘,新四军在水泊内虎视眈眈,待机而动。这样微妙的形势下,僵持也许就是最好的办法。可是,祸事偏偏就在这僵峙中降临了。”

  黎帆凝神静听,轻巧地按下了录音笔开关,将这位老者的娓娓叙述记录下来,用以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

  朱正鼎属于朱家嫡传宏门的正字辈,处于整个朱家镇、朱氏家族的核心血缘圈子内。他是朱氏族长朱玉贵的次子,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聪颖。成年后,去省城上了大学,再返乡时,谈吐、见识已是镇子上屈指可数的人物了。这时,阖族上下,全镇老小,都已认定,他将会是朱家的中流砥柱,当家掌门的不二人选。

  抗战之前,朱正鼎和其他朱家子弟一样,做山货贸易,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抗战伊始,受战事影响,朱正鼎回到地处偏狭的家乡,关起门来过起了不问世事的闲散生活。一年之后,日军发动攻势,将原本据守吴陵的苏鲁皖游击部队击溃,撤退入山,以朱家镇为驻节之地。这股败军的到来,打破了镇子里千百年来的宁谧。除了要求镇上派丁助饷之外,甚至要征用朱家祠堂作为司令部的办公地。朱玉贵不仅是族长,还兼着镇长的职位。只是这位前清老秀才多年不问外事,哪里能和这些个兵痞子打交道。只得推出朱正鼎来应付。

  朱正鼎是见过世面的人,又和省政府某位要员有过生意上的交往,当下扛起招牌来,也是叮当作响,令对方不敢轻视。他本是生意场中人,圆滑的手段,再加上金条、字画开路,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顶到脑门上的难事化解于无形。接下来,他便以朱家代表的身份与驻军周旋,不但与某些要人结为好友,合伙做生意,还挂了个上校的军衔虚职,出入该军驻防区域,有如逛街观花,轻松自如。

  1943年秋,日军展开贯通大陆线军事行动,向朱家镇方向全力进攻。苏鲁皖游击部队三个纵队,抵挡不住,各自作鸟兽散。司令部以及直属纵队丢下镇子,向深山里撤退。丢下这个空城给日本人。日军占领朱家镇后,心满意足,对于遁入深山的国民党军残部不感兴趣,转而驱兵南下,向新四军根据地进攻。此时朱家镇中,只有日军一个中队守卫,任务轻俏,只做监视山区之用,喝喝清酒,吃吃野味,悠闲自在得很。

  第118节:第六章神秘水镇的离奇婚礼

  本来朱家镇几经转手后,相对进入了一个平稳期。一无战事,二无骚扰,只需用银洋招待好这些鬼子兵,各自尽管安然关门睡觉了。孰料,就在此时,本已随同国民党军进山的朱正鼎突然秘密返回镇中,召集族里年轻一辈暗中商议,取出祠堂里暗藏的枪械弹药,准备配合镇外的新四军部队攻占朱家镇,消灭守卫之敌。

  族长朱玉贵和族中其他老人均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晓这样一个计划正在眼皮底下实施。

  半个月后,朱正鼎率领族中十几个子弟先行动手,乘着夜色干掉了守卫山口哨卡的日本哨兵,点火为号,引导着新四军独立团悄然入镇。一个昼夜的激战,尽数消灭了守镇的日军。次日天亮后,本镇居民纷纷开门,意外地发现镇子已然易手,满目里尽是身着灰布军装的新四军士兵。而导演这场变局的朱正鼎,已挎上驳壳枪,穿上了军装,骑着骏马来来去去。大家这才明白,原来朱家日后的接位人,竟然是共产党,居然带着队伍占领了朱家镇。

  对于这情形,朱家小辈们欢欣鼓舞。而老一代人个个忧心忡忡。眼下形势不明,朱正鼎又不管不顾地露了真实身份,对于朱家而言,非祸即灾,哪有福分可言。朱玉贵居于深宅内院,暗中筹划,先将部分族人安排出镇,去山后村子里避祸。但是,那些个跟着朱正鼎的本族子弟,却拒不听命,只得就此作罢。

  之后,又半个月,日军扫荡新四军的主力掉转头来,向朱家镇进发。先遣部队星夜赶到,于凌晨时分开始进攻。朱正鼎率着朱家子弟配合新四军一个连担当掩护。镇中居民和新四军主力分头撤离。这一仗打得极为惨烈。在毙敌二百余人,坚守到天黑之后,朱正鼎率着余下的众人趁黑突围。待到出得危险地带,清点人数时,朱家子弟只剩下三个人,全部随他参加了新四军,再也没有回到朱家镇来。

  至于朱家镇,日军进入以后,放了一把大火,烧掉了朱家祠堂,杀死了坐守祠堂的族长朱玉贵。至此,朱氏宏门一系坐大,独领江山的时代就此戛然而止。那些先行避难的朱氏族人们事后回镇,经营多年,再也没能恢复昔日的辉煌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