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思考清楚后,穆春江决定当即开始工作,他找出第一张影印稿,按照《论字解密》中相关章节介绍的“规则”,把影印稿上的文字全部还原成加密前的状态,虽然还是一些看不懂的文字,但这些文字是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他决定只对第一张影印稿进行试验,一张成功,其它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一张影印稿被解密后,由于无法确定究竟采用的是哪种拆字法,他只能运用最笨但却是最有效的方法,一种方法一种方法的试验,一种方法一种方法的淘汰,只要有一种方法所解密出的是正常的汉字,并且由解密的字组成的句子基本通顺,那么自己就差不多成功了。

  穆春江不知疲倦的按照古书上介绍的规则,一个方法一个方法的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天尽拂晓的时候,他终于取得了重大进展,一种明代军队中广泛使用的拆字规则破译出了影印稿上的文字!

  穆春江欣喜若狂,他顾不上休息一下,一鼓作气的把所有的影印稿一张一张的全部破译过来,写在一张张白纸上,其间他又是只吃了一袋方便面。傍晚时分,全部破译工作圆满完成。

  此时,穆春江才得以从对单个字的关注中转移注意力,把所有的字连在一起通读一遍。

  不读不要紧,这一读之后,穆春江竟被震惊得目瞪口呆、毛骨悚然!

  一个惊天的秘密在尘封了几百年后,终于浮出水面——

  崇祯十六年,大明江山内忧外患、风雨摇曳。

  内有闯贼李自成发动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占据襄阳,以“三年不征,一民不杀”之口号安民,建立大顺政权,被拥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制定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后取北京的作战方略,亲率大军北上河南,在汝州之战中歼明军4万余人,乘势间道缘山追击,尽歼镇守潼关明军,占领潼关,西安,旋分兵追歼明军残部,连下延安,汉中,榆林诸重镇……

  外有满清强敌挺兵中原,势如破竹,克松山、塔山,破蓟州,分道南向,河间以南多被攻陷,至山东,连破兖州等府,共攻克八十八城,鲁王朱以派自杀,乐陵、阳信、东原等诸王皆死……

  大明江山风雨摇曳、岌岌可危,崇祯黄帝自知大势已去,遂命右副都御将军施邦辉率领几十名贴身侍卫,又征用了大量车马、民工,将国库及皇宫中的大批金银、宝藏秘密运出京城,藏匿于外省一个秘密地点,以求一旦大明灭亡,东山再起之用。

  为了不泄漏机密,宝藏被藏匿好之后,右副都御将军施邦辉命令手下的几十名侍卫将民工全部杀死,掩埋于乱石岗下。随后率手下侍卫赶赴京城,途中,施邦辉按崇祯黄帝密诏,伺机在食物中投放毒药,几十名贴身侍卫全部中毒身亡,无一幸免。施邦辉挥泪将手下的尸骨掩埋,孤身一人昼夜兼程赶往京都。

  时下兵荒马乱、强盗出没,施邦辉将军孤身行至涿鹿之时,遭遇山贼,一番苦战,终因山贼人多势众,施邦辉将军败下阵来,且战且退,走投无路之下被逼上悬崖,为了不辱没大明都御将军的名节,施邦辉舍生取义,纵身跳下悬崖,不想并未丧命,跌落在半山腰处的平台上。

  施邦辉将军被困在半山腰处三天三夜,上上不到山顶、下下不到谷底,万念俱灰,遂用密语将经历记录在山洞的石壁上,之后将自己砌死在山洞中,引剑自尽。

  将军以山洞为墓,以石壁为碑,生在尘世中,死在天地间,无牵无挂,无欲无悔,能够与情同手足的手下们同去,已然是他最大的渴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