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钟谚青连忙摆手,一副舍生取义的决然模样:“怎会心疼?多亏了盛小兄弟的法子我才能进到郡守府见到姑母,只恨我现在身无分文, 若我是那堆金积玉的人家, 我定要拉几车黄金过来好生感谢感谢盛小兄弟。”

  盛言楚没好气的瞪过来:“悠着点,读书人何故嘴里总挂着这种金玉财宝的话?外人听到了会笑话你的。”

  钟谚青伸手笑着掌嘴:“是是是, 盛小兄弟骂的对。”

  “等等,你怎么知道我姓盛?”盛言楚顿了下,迟疑的问,“是卫大人和你说的?”

  “小兄弟不是说你我名字中间都有言字码?我一想最近如你这般大的读书人能自如进出郡守府的,大概就只剩下卫姑父下帖子相邀的盛言楚了。”钟谚青眼睛发亮, 一口气将自己的猜想说了出来。

  盛言楚神态和煦,目光落在钟谚青那一身华丽的锦袍上,意有所指道:“卫大人这是认了你?”

  钟谚青以为盛言楚问的是认侄子的事,开心的点头:“我一提我娘,杜姑母立马就记起了我,还怨我为什么这么些年都没写信给她,哎,哪里是我不愿写,实在我漂泊在外,根本就没机会写信寄过来。”

  盛言楚默默的松了口气,眼神示意孟双去客栈要壶热茶来,他则挑了钟谚青的话头,和钟谚青聊起临朔郡外的风光。

  钟谚青虽是咸庆郡人士,长这么大真正呆在咸庆郡的时间相当少,自打会走路吃饭后,钟谚青就在五湖四海上流浪,在江南府学了两年后,钟谚青又跑到京城小住了个把月,说是‘住’,实则过得跟乞丐的日子相差无几,吃百家饭,行乞讨到了银子,钟谚青就会拿去买笔墨纸砚和书籍。

  读了一肚子的学问后,钟谚青打算回咸庆郡下场科举参加县试考个功名,然天不遂人愿,他家祖屋倒了,做保用的几两银子埋在废墟下没有踪影,钟谚青仰天无泪,正当走投无路时,偶然听到有人说隔壁临朔郡的郡守姓卫,钟谚青一下留了心,辗转打听后钟谚青开怀大笑,暗道天无绝人之路。

  得知临朔郡郡守夫人和自家亲娘有弯弯绕绕的关系后,钟谚青立马背起家伙步行至临朔郡。

  当盛言楚听到钟谚青说自己是一步一步走到临朔郡的,盛言楚不由竖起大拇指:“天寒地冻的,也难为你有这份耐心和毅力,只不过你就不怕你找错了人白走了这一遭?”

  “找错了就找错了呗。”钟谚青厚脸皮的道,“我这些年走的错路又不止这一条,若临朔郡郡守不是我卫姑父或者杜姑母不认我 ,我是不会有怨言的,到时候在临朔郡吃吃喝喝玩一趟再回去就是了。”

  “你没银子拿什么吃喝?”盛言楚背靠着墙,手里捧着孟双让小二刚送来的热茶,热茶腾起的氤氲在他眼前升起丝丝雾气。

  这话问的钟谚青一张俏脸悠悠泛红,赧言道:“我爹娘死后,这么些年我都是四处要饭吃的,总之饿不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