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卫敬到底是在临朔郡这种小地方拘太久了, 莫不是被年初那场大雪冻伤了脑子?这中鸡毛小事竟也能慌了神?”

  讨伐卫敬的都是年初被老皇帝派去支援南边雪灾的臣子,这些人无功而返后吃了挂落后恨极了赈灾有功的卫敬, 因而见缝插针取笑卫敬做官多年还如此的畏手畏脚。

  几人冷嘲热讽过后, 立马有御史官当场弹劾几人不知悔恨有咄咄逼人的丑态。

  御史官的话一落,老皇帝很快想起说话的这几人是年初被他派去南边支援的臣子,这些人回来后遭了贬斥和责骂, 近一个月前因攀着太子和四皇子的关系才得以重回朝堂。

  “都给朕住嘴——”

  老皇帝身上迸发出威势, 将折子递给底下的文武百官,怒斥道:“临朔郡郡守卫敬是个安分守己的人, 他将此事上奏朝廷合情合理,你们一个个的指手画脚以为自己是天王老子不成?”

  老皇帝虽年纪大了,声音却浑厚,一声质问荡漾在金銮殿上,吓得刚才质疑卫敬能力的几个大臣双腿一软, 纷纷跪地说不敢。

  有几个刚烈的臣子看了折子后,开口谏言:“还请皇上择选翰林院的人前往临朔郡等地,山高水长,这些人得早早出发才能提前到达地方,如此才不会耽搁了临朔等地的院试和乡试。”

  派往地方支援当地郡守主持乡试的主考官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从京城前往各地,卫敬之所以这时候才往京城递折子,正是因为朝廷分派到地方的主考官人不够。

  换言之,老皇帝忘了像前些年一样另派一批臣子去监督院试,这是老皇帝的疏忽,卫敬若直接跟老皇帝要人,那就是在明着指责老皇帝处理政务上有纰漏之处。

  老皇帝之所以骂刚才那几个嘲笑卫敬的臣子,也是基于此。

  既然皇帝知道自己做错了事,那就要弥补,如果顺着臣子的意思补发翰林院的人去临朔郡,这就相当于老皇帝亲自承认自己犯了糊涂。

  科举选的是国之根本,皇帝做出这种疏忽大意的事肯定会被记入史册,为了在史书上不留一个晚年不保的坏名声,老皇帝灵机一动。

  “此次临朔郡卫敬上奏所言之事,是朕故意而为之。”

  说着,老皇帝大手往旁边一挥,指向左前方的太子和四皇子以及年满十五得以上朝旁听的五皇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