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衙门礼院对县试和府试则放宽了选择,人手可以从不打算继续走科举取仕的举子们中抽选,院试要严谨一些,大多是从地方府学、县学山长和教谕中选拔。

  此诏令一出,大江南北骤起读书风潮,都希冀着自己能被选中。

  -

  恩科乡试结束后,总要给秀才们喘口气,也要给地方举人们上京的准备时间,因而恩科会试挪到了八月,朝廷安排好这一切后,这才开始翰林院的朝考和散馆。

  赵蜀这一批进士得知盛言楚帮他们争夺了十个庶吉士的名额后,大为感激,一考完便有进士陆陆续续的来盛家拜访。

  盛言楚只招待了一回便以事务繁忙闭门不见,六月初,翰林院散馆结束。

  新的一批庶吉士进翰林院的当天,盛言楚和应玉衡等人在百花巷聚了一顿,席间来得多是他们这一届的庶吉士,有些得幸留在翰林院做起编修或检讨,有些外放去了六部做起主事等官,还有些则出京去地方州县当起县令。

  还在国孝期间,宴席上的酒杯均换成了清茶,但这不妨碍大家推杯换盏,几杯后,感性的男儿郎哭得稀里哗啦。

  “苟富贵哇!”裘和景一张开嘴照旧是跟银子有关,抱着几个如愿留在京城的翰林官大腿抽噎。

  裘和景是这一批庶吉士中年岁最小的人,他嗓子一嚎,坐上的男人们顷刻笑开,纷纷说他们在翰林院谦让了裘和景三年,这回散馆裘和景外放做官可就没人再宽待他了。

  裘和景抹泪,哭哭啼啼地说他们这一届庶吉士算是史上以来最和谐的一批,说完朝众人诚挚鞠躬感谢三年来的照顾。

  一番肺腑之听得盛言楚都不由热泪盈眶,才撇开眼角的泪花,就见应玉衡和俞雅之等人举杯走过来。

  三人碰了杯,清脆的杯盏声下,应玉衡咽下茶水,百感交集道:“你这又是何苦?”

  俞雅之跟着啧叹:“官家和你关系匪浅,你若留在京城,厚禄高官指日可待,何必要求外放出京?”

  盛言楚饮尽此杯,抬腿走到窗下小椅上坐好,不咸不淡地笑了声:“远香近臭,我来京城买宅院时就本着这想法,做官亦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