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第24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ackup site:https://i.powenwu.com
  众人将心的话在嘴边转了一圈,挑了一些能在早朝上说的理由说了一下,期间胤礽或是点头,或是沉默不语,慢慢的早朝上上奏的声音越来越小,渐渐的就没了,一时间整个大殿安静的只剩下喘气的声音。

  见到众位大臣都不说话了,胤礽才淡淡的开口道:“孤以为民智未开,教化不到位这才使得匪患不断的一大主要原因。孤前日便与诸位兄弟讨论过此事,心里便有了一个想法,遂让人统计了全国范围内的所有秀才以上功名的读书人。”心里暗自感叹皇阿玛的这封信简直就是及时雨,他正愁怎么拿那些读书人开刀呢。

  听到太子提到他们的“诸位兄弟”顿时头皮一紧,又来了,不过好在这次还有其他兄弟们一起帮着背黑锅,突然有点开心,怎么办?

  胤礽似乎没有察觉,众兄弟异样的眼神,继续说道:“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多年以来那些读书人享受了大清给予的各项待遇,却不曾为国效力,甚至连当地的民风都不曾影响,着实无用之极。”

  听到这里诸位大臣心中不详的预感越发强烈起来,一个个头皮发麻,生生打了个冷颤。众位大臣觉得不能再让太子这么说下去了,这绝对是要出大事了。于是纷纷站出来想要表达一下读书人那崇高的地位,不管太子有什么念头一律打消了。

  胤禔冷笑一声,面上一片鄙夷:“于国于民无用,那就是废物。难道这些只能靠国家养着的读书人还是国之栋梁不成?”末了还摇摇头以示不屑。

  胤礽看到胤禔说完这句话后,朝堂上的那些文官脸色都不太好,心里也毫不在意,这话就算是胤禔不说他也是要说的,不过既然胤禔先开口了,他也就不必火上浇油了:“诸位大臣皆是国之栋梁,许多大臣更是头悬梁锥刺股,寒窗苦读多载,克服无数的苦难,凭着过人的毅力与才识站在这里,成为被万民敬仰的朝堂胘骨。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众人刚刚被直郡王挑起的火气因为太子的话慢慢的消了下去,再一想,太子和直郡王说的也蛮有道理,古来就有一句俗语“百无一用是书生”,那些什么都不干整日里靠着大清养着的读书人可不就是那米缸里的米虫吗?太子可是亲口说了,他们跟那些人可不一样,他们可是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栋梁。

  眼见大臣们的心绪平静下来,胤礽才再次开口道:“孤私以为民智开阔极为重要,孤决定在民间开设专门为孩童启蒙的学院,这些尚未入朝的读书人便担任启蒙夫子的角色,诸位大臣以为如何?”

  底下的大臣们议论纷纷,有赞同的,也有表示反对的。

  户部尚书就表示反对:“启禀太子殿下,若是全国各地都开办启蒙学院,只怕国库会后继无力,还望殿下三思。”

  胤礽心里笑了一声,他就知道户部尚书这个周扒皮会忍不住站出来,于是,故意眉头紧皱:“周大人言之有理,可是愚民太多,难免会影响大清的稳定。”暗地里给胤禛使了一个眼色。

  胤禛立马出列,大声说道:“臣弟以为启蒙学院必须开办,但是周大人的顾虑也不是毫无道理,不如……”

  听到“不如”二字众大臣眼皮子再次一跳,总觉得“抄家王爷”要冒坏水。

  果然,胤禛接下来的话证实了他们的担忧:“不如将那些拥有秀才以上功名的读书人以往的优待统统去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