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姚谦在朝她招手,英珍走过去,瞧到那两人探着头很注意地看她,抿抿唇把帽沿拉低,本就是小而尖的瓜子脸,一下子很难窥到真颜。

  她听到他们用洋文在低声谈笑,直觉是在议论她。姚谦想拉她的手,被不落痕迹的躲避开,便作罢,只微笑着问:“你怎样地打算?还是先回旅店休息?天已经黑了!”

  英珍摇头:" 你陪我去哥嫂那里走一趟。"伸头缩头都是一刀,她不愿心总吊着难受。

  姚谦略带沉思地紧盯她稍顷,说声好,和那两人嘀咕几句,他们便告辞,其中个略带戏谑地喊一声:“那嫂子......我们先走一步!”

  姚谦笑骂:“滚!”再朝她道:“他俩你其实以前也见过......”

  "没有印像了!"英珍嗓音很冷淡,越过他走向汽车,司机替她拉开后车门,她告诉他地址,俯身上了车,姚谦没有过来与她同坐,而是坐在了副驾驶位。

  汽车全速驶过红绿灯才渐慢下来,马路两边都设有路灯,铁铸的如腕粗灯柱,贴着一张写字画像的纸,罩子呈倒喇叭状,里面的灯泡很明亮,光芒不昏黄,雪白的耀眼,全打在那张纸上,英珍还没看清就一晃过去了,但路灯不止一盏,而是一盏接一盏,都不厌其烦地贴着那张纸,原来是一则寻狗启示,专门用油墨印刷的,有狗的照片,字句恳切感人,还写有找到必重酬,是令人心动的价码,英珍认为凭这份真诚之意,那只狗没几日定会找到送回,但不久她又动摇了这份信念,实在因为两边一道道巷子太多了,墙墉高立且狭窄,黑黢黢延伸的看不到尽头。

  汽车到了凤桥镇,也都是曲曲拐拐的窄巷,姚谦让司机停在路边,拿起一把竹节布伞和英珍下了车,环顾四围只觉荒凉,或许下雨的缘故,人们都待在家里,唯有数着门牌往前走,到十七弄就止了,他们却要找十八弄,且也没遇见一个镇民可问。幸得不远处有一爿店,柜台上堆叠八珍糕,白印糕,还有酱豆干,墙上挂着一袋袋干菜、花菇及笋干。浅薄的小玻璃橱窗里摆有烟酒、石砚湖笔,甚还有太湖珍珠项链,这样小本经营的杂货店,进的都是赝品,珍珠还没卖出,却掉皮了。

  看店的是个年老的男人,很瘦,一张干瘪的脸,正在泡脚,英珍先道:“请问,那(2)晓得十八弄在哪里麽?”

  男人斜她一眼,呶呶嘴并不答,英珍以为他没听清,又说一遍,还是不做理会的神态。

  姚谦插话进来:“给我一包三炮台(香烟)。”

  男人这才道:“三炮台没呵,大重九有。”

  “来一包。”姚谦掏钱给他,接过烟再问:“十八弄怎麽走?”

  “十七弄走到底,就是十八弄!”

  那男人说的无错,英珍寻到十八弄三号,两扇黑漆门紧阖,还贴着半新不旧的春联,她抬手使劲叩门环,咣当咣当,一声比一声重,在寂静的雨夜里,响的令人心惊肉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