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利刑侦笔记5:验毒缉凶 第12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侯大利伸出三根手指,道:“三个事实,一,许家门窗完好,窗台上没有痕迹,凶手是从大门进入;二,许崇德、段家秀服用了平时并不服用的安眠药,许海服用蓖麻毒素;三,在许家打麻将的人很多,晚上十二点才收场,其他人并没有中毒。”

  他收回手指,手撑在桌面上,道:“许崇德家平时是家庭麻将室,人来人往,凶手投放安眠药和蓖麻毒素的时机就显得非常关键。晚上打麻将的人没有喝到安眠药,也没有人食入蓖麻毒素,说明犯罪嫌疑人是在麻将散场后才下手,针对性非常强。也就是说,打麻将的人具有重大嫌疑,要么直接动手,要么与凶手有联系。凶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麻将散场后下药,等到三人的药效发作后,再动手杀人。当前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调查晚上打麻将的人,从社会关系和行动轨迹两个方面深挖细掘。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滕大队提起过这个问题。许海手臂、后背和头上有很多伤痕,这些伤痕是在当天晚上形成的。如果许海在搏斗前就误服大量蓖麻毒素,凶手完全没有必要与其搏斗,静等其死亡就行了。如果许海搏斗后服用蓖麻毒素,也不太对劲,既然已经制服了许海,直接杀掉就行了,没有必要让许海服用蓖麻毒素,这是矛盾之处。”

  众侦查员开会时坐得并不规矩,有的全身紧靠在椅子上,有的嘴里叼着烟,还有的双手抱头。他们选择比较舒服的姿势,陷入思考之中。

  “许海作恶多端。凶手投毒、碎尸和抛尸,典型的泄愤行为,大概率和许海猥亵、强奸女生有关联。许海伤害这些女生时还是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社会反响极差。卓佳、杨杜丹丹、汪欣桐三家人都有报复杀人的动机。”

  侯大利说到这里,拖过来白板,用简洁笔法画出学院附近的街区图,在大象坡上画了十九个小圆圈,标明抛尸地点。他又在白板上画了四个大圈,指着其中一个最大的圈,道:“这是许崇德的麻将馆。另外三个大圈就是卓佳、杨杜丹丹和汪欣桐的家庭住址。从四个圈可以看出,三名受害者的住家都和许海家相距不远,也距离大象坡不远。卓家距离大象坡最远,六七百米,最近的是杨杜丹丹的家,直线距离只有两百米。国强提到大象坡附近小巷居民没有听到机动车声音,最大可能是抛尸者使用了非机动车。”

  说到这里,侯大利放下大号签字笔,语调坚定,道:“我们从两个方向入手,第一是从凶杀现场和抛尸现场入手,重点调查打麻将的人;第二,从三位受害者的家人入手,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动机,整个凶杀案也接近于报复杀人。”

  侯大利提出的侦查方向很明确也很简洁,一点都不含糊,侦查员们纷纷提笔记录。

  陈阳道:“滕大队,你有什么意见?”

  滕鹏飞用力揉了揉满脸的麻子,取过投影仪遥控器,道:“大家的发言各有侧重点,综合大家所言,我来谈几点看法,第一,我认为凶手有强迫症。从许海房间来看,犯罪嫌疑人把许海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四床被子的被角重合,显示强迫症倾向。从尸块来说,肠子摆放得整整齐齐,也显示强迫症倾向;在抛尸现场,你们看手绘图,凶手提着塑料袋上山,每次都是左边扔一袋,右边扔一袋,基本对称。五袋相对集中,形成四个明显有间隔的组团,结构对称,丝毫不乱,同样显示强迫症倾向。大家调查走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寻找具有这方面行为特征的人。”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是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具体表现为强迫回忆和联想、强迫怀疑(最典型的是怀疑是否关门)、强迫意向、强迫性动作等。

  滕鹏飞重新调出现场勘查相片,展示给大家。

  “第二个感受,凶手有专业技能。许崇德家里最后一场麻将是晚上十二点收场,凌晨二点半到三点狗叫,狗叫的时间最有可能是抛尸时间,凶手花了两个多小时杀人碎尸和抛尸,速度不慢。居民们没有听到机动车的声音,说明凶手极有可能使用了自行车、人力三轮车。

  “第三个感受,我的外婆在农村,其房前屋后都种有蓖麻。蓖麻曾经属于经济作物,含油量丰富,当年是飞机使用的高级润滑油,在20世纪90年代,山南省曾经鼓励村民利用自家田间地头,甚至是屋檐角落里种植蓖麻。甚至有些学校会将种植蓖麻的任务当作作业布置给小孩子。凶手显然熟悉这个情况,弄得到大量蓖麻种子。”

  “第四个感受,凶手不管是凶杀现场还是抛尸现场,都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我总觉得凶手有一种豁出去的想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